當前位置:文學樓>歷史軍事>暗黑大宋txt> 第771章 軟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771章 軟 (2 / 4)

這些人要麼就是名震天下的大儒,要麼就是一方大佬。可能後人對其中許多人不大清楚,但實際這些人在這時候多是名門之後。一方重臣,象楚建中曾任達慶州知州,王拱辰更不用說了,仁宗時就是一方重臣,劉幾曾是太原、涇原路總管,席汝言官至尚書司封郎中,王尚恭官至朝議大夫……

有的人現在已經死了,但有新的耆者又不斷地加入。

可想而知,這些人一旦聚集起來,賞花作詩,會引起多大的轟動。

那麼他們的思想,他們的反對聲音,也隨著這一次次耆老會,擴散出去。

因此王巨才藉著這次大好機會,強行用詔令,將這個耆老會拆散。

不要不服氣,正是這個風頭上,萬一王巨再下狠手呢,林市哪,青市哪,花市哪……這幾個名字蠻好聽的,但哪裡可有著無數食人族!

並且李定正帶著皇城司的人在洛陽查來查去。

想一想這些耆老曾經對李定的攻擊吧,那才是真正的仇深似海!

洛陽的那邊暫時不用管,王巨關心的還是京城。

百姓來到驛館,很快訊息就打聽出來了。富弼幾個大佬沮喪地回到洛陽,但還有人哉,那就是這些鄉紳所帶來的雜役,不一定這些雜役同樣都是壞人,但其中也有不少僕役曾經隨主人為虎作倀過。

小主,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面更精彩!

因此他們同樣送入開封府大牢。

然而這些案子並沒有了結,大慶殿一幕只是聽證的過程,並沒有驗實,只有驗實,朝廷才能判決。

朝廷先將這些人送入開封府大牢,然後由御史臺、開封府與大理寺三方審查這些案件。

大理寺還好一點,開封府也還好一點,王存是一個寬厚的長者。問題是御史臺,御史臺的大佬是誰?黃履,他與蔡確是好朋友,同樣是新黨,這一連大家都懂的。

作為黃履,對洛陽這群老傢伙會產生什麼看法?

然而朝廷僅是讓他們各回各的老家,黃履略有些不滿。那麼只好拿這些鄉紳們撒氣了。

實際也未做什麼。只是在開封府衙附近找了一些空地,讓官兵搭建了一些民棚,然後從倉儲裡拿出一些物資與糧帛。不能再呆在朵殿裡了,因此先行讓他們安頓下來後。等取證結束,再將他們遣送回去。

好了,這些鄉紳們平時究竟做了什麼,問這些百姓去吧。那麼這些君子的真面目也就揭露出來了。

其實沒有這些百姓,那天的許多真相也會被傳出,那麼多官員,能不說嗎?

如果不是趙頊阻攔,王巨那天還準備放在宣德門外。讓所有老百姓見識一下這些鄉紳的所做所為。

面對這現實,百姓都不說話了。

其實大夥都知道高利貸的存在,就象京城,僅是在京城高利貸產業很可能超過了五百萬貫。

如果不是這麼嚴重,王安石的青苗法,都無法落實了。即便後來青苗法推廣後,弊病很多,但正是這些龐大又黑心的高利貸,儘管許多人反對,青苗法仍一直執行著。

也就是這個弊病很多的青苗法。是高利貸給它生存的土壤!

其實也很正常,後來的天朝,還不是有著大量的民間高利貸。只是因為有銀行調節,這些高利貸可能利息也會很高,但不會出現象宋朝這樣天文般的利息。除非黑澀會了……

天朝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,況且是宋朝?

這是一個現實,但另一個現實,即便在宋朝,高利貸也不會得到主流的認可。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