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歷史軍事>暗黑大宋女主> 第四四五章 二王(中)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四四五章 二王(中) (2 / 3)

司馬光看到事情不可為,除了懊悔地拍大腿外,便不作聲了。文彥博只好赤膊上陣,說青苗法之害,趙頊道,吾已派二中使親問民間,皆雲甚便。

文彥博道,韓琦三朝宰相不信,而信二宦者乎?

趙頊心中說,老子信韓琦,還不如信蘇東坡!當然這次文彥博打小報告同樣無果。
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
正當這些保守派無輒時,又發生了一件事。

石介的學生、歐陽修的好友姜潛擔任陳留知縣。

朝廷讓向姜潛攤派陳留縣的青苗錢,歐陽修的好朋友,還能支援變法麼?但他雖在儒學上建樹高,卻沒有得中進士,所以官小言卑,又不能直接拒絕。於是採取陽奉陰違的辦法,刻意將青苗錢數額懸於縣城門上,然後大張聲勢宣傳青苗錢。俺做得不錯吧,支援青苗法吧。

實際呢,他只是乾打雷不下雨,只宣傳。你們快來貸青苗貸吧,然後什麼措施也沒有了。

試問這樣,青苗錢還能發下麼?

陳留縣乃是京城的一個大縣,他這一鬧,影響非同小可。王安石派人責問,姜潛就說,俺聲勢那麼大,百姓不願貸讓我怎麼辦,難道介甫公你讓我強行攤派麼?搪塞了幾次,姜潛看到自己這招肯定不管用的。早晚被罷,索性稱病棄官而去,反正俺家裡有幾百畝地,不愁自己衣食。

關於青苗貸的利弊,確實是產生了許多強行攤派的現象。但它的利非是打擊了高利貸,也非是增加了國家收入。

其利是提前了近七百年,出現了信用貸款,並且王安石隱約地感到這個信用貸款會刺激經濟增加。

其失敗也非是它太超前,以宋朝的經濟,完全可以推出這個信用貸款。

只是王安石的思想還跟不上,所以其措施不完美。

即便到了王巨腦海裡,仍然面臨著許多難題。其最大的難題便是貨幣不足。因此不能說王安石青苗法有多好,也不能說姜潛這種行為有多高尚。

然而姜潛這一鬧,問題來了。反對聲音再度掀起。

知通進銀臺司的範鎮又帶著一群大臣鬧,又用辭官脅迫,那就辭吧。

再到科舉,葉祖洽在策中寫了一句,祖宗多因循苟簡之政,陛下即位。革而新之。

主考官呂惠卿將他撥為第一,副考官劉攽不同意。然後鬧到李大臨與蘇東坡哪裡,三人將上官均撥為第一。四個考官吵了起來。趙頊無奈,派陳昇之面讀幾人試策,於是再度策葉祖洽為第一。

蘇東坡不服氣,王安石氣憤地說了一句:“軾才雖高,但所學不正,又以不得逞之故,其言遂跌蕩如此。

這下子將蘇東坡得罪狠了,然後便有了李定案。

李定的同母異父之兄便是大和尚佛印,這個佛印很有些才氣,所以後世傳出許多他與蘇東坡的雅事。但與後世傳聞不同,這個佛印非是蘇東坡去了杭州才交識的,佛印本身是一個花和尚,吃酒喝肉,為人瀟灑,四處遊歷,所以很早就與蘇東坡認識了。

但相比他這個哥哥,李定為人確實比較刻薄些,所以兄弟倆十分不和。

然後佛印便與蘇東坡說了一件事,他們的同母仇氏死的時候,李定為涇縣主薄,沒有守孝。

這個說法不完全對,也不完全錯,仇氏改嫁是因為李定父親家境中落,仇氏死的時候,李定父親還活著,小老婆隨人跑了,李父當然不高興,於是寫信讓李定回來守心喪,就是不穿孝服的守喪,但也守了三年李定才復出為官。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