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歷史軍事>暗黑大宋女主> 第三七七章 平戎策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三七七章 平戎策 (2 / 3)

況且他至今還沒有完全想清楚,熙寧變法以及這個黨爭太複雜了。

趙頊拿出一篇奏子說道:“朕收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奏章。”

王巨開啟一看,差一點跌倒,王韶的三篇平戎策!

國家欲平西賊,莫若先以威令制服河湟;欲服河湟,莫若先以恩信招撫沿邊諸族……在我實有肘腋之助,且使夏人不得與諸羌結連,此制賊之上策也。

西夏可取。欲取西夏,當先復河、湟,則夏人有腹背受敵之憂……為漢有肘腋之助,且使夏人無所連結,策之上也……

總體三個意思。

角廝囉一死,兄弟叔侄分家,一些大部族首領各自佔山為王,莫相統一,宋朝這時候有了統一河湟的條件。

西夏連年進攻吐蕃,或攻打或拉攏,而吐蕃各部單薄,若是讓西夏得手,進逼岷洮,宋朝就悲催了,西夏不僅得到大量兇悍的蕃羌騎兵,許多水草豐美之場所,而且戰火也燒到了四川。

河湟地區,土地肥美,適宜種植作物,於洮、河、蘭、鄯,皆故漢郡縣,漢家能經營此處。一旦將河湟收復,對宋朝經濟有所幫助,而且形勢會反轉,危脅西夏安全,畢竟河西走廊很是單薄。

王巨看著這三篇策子。

後世喜者能將它與《隆中對》相提並論,不喜者認為壞了宋朝大局,破壞了與吐蕃的關係。

當然它的高度肯定趕不上隆中對,那時劉備有嘛?一個新野縣嗎?

但現在宋朝有了什麼?兩者根本就不好比較。

然而它不是一無是處,太重要了,也就是王巨將要說的,王巨放下策子說道:“去年韓公上書,言朝廷昔日放棄了蘭州,從而讓蘭州為西夏所得,貽害無窮。”

小主,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面更精彩!

“這是我朝立國以來最大的失誤。”

他倆人說的就是六穀部吐蕃人,也就是蘭涼處的吐蕃人。

其實漢人很早就經營這裡,與熙河一樣,河西走廊沒於吐蕃後,漢人蕃化,但這些各族百姓對中原印象都還不錯。即便屬於吐蕃羈縻管轄,當地各部族還多次派使前往中原,迎接漢官來做首領,這個習慣一直延伸到五代,如後唐孫超、李文謙,後晉吳繼興,吳繼興走了後後晉沒有派漢官來了,卻派來押衙陳延暉安撫一下,六穀部吐蕃人急了。索性將即將離開的陳延暉劫下,強行立為刺史。不做我的頭不行。

後漢時又有申師厚,宋朝有丁惟清。

至少證明中原在這裡有一定的基礎與好印象。

李繼遷叛亂。六穀部首領潘羅支向宋朝表態,願意配合宋朝戳力討繼遷。李繼遷派人來招降,潘羅支說戳一人,執一人,以聽朝旨。李繼遷於是憤怒地發起進攻,被潘羅支擊斃。

李德明繼位,向宋朝誠服,策反者龍族六個部族,用詭計騙了潘羅支去者龍族。被殺死。這不能怪宋朝。隨後潘羅支弟弟廝鐸督平息了叛亂,被六穀部推為首領。

他比哥哥還要做得更忠心,每年派使向宋朝進貢大量戰馬,表示誠服,禮節上尊敬得不能再尊敬了。然後出錢購買武器。但那時宋朝認為李德明是好同志,於是不管不問,甚至人家花錢買武器,都不提供武器,更不要說是支援了。最後六穀部被攻破,廝鐸督對宋朝萬分失望。帶著餘部投奔角廝囉。

西夏得到蘭涼地區,很快又得到甘肅沙與居延海,整個河西走廊拿下。財富人口立即膨脹,立國基礎有了。

韓琦說的就是李德明時的故事。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