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的指使驚訝地說:“怎麼王知縣也來了?”
“那個王知縣?”
“王巨王子安哪。”
“啊。”
立即有許多人興奮起來。至少與李復圭相比,王巨要靠譜的多。只是有人擔心不知道王巨來環慶路擔任什麼官職,李復圭會不會聽從王巨建議。
李復圭略有些吃味,不過還好,在宋朝軍功並不是那麼值錢。王巨就是沒有軍功。以後進入兩府也是早晚的事。
王巨手一擺,讓大傢伙安靜。
來的人不少,近兩百人,僅是指使就達到了一百三十多人。
王巨說道:“朝廷敕令,讓我與李公交接,擔任新的慶州知州。並且兼環慶路經略安撫招討使陝西路安撫使,這是敕令,大家看一看。”
他拿出敕命。
不會當真有那個人上去看,只是下面立即傳出一片歡呼聲。
就是到現在,大家還不知道有多少敵人前來。只是根據斥候的稟報,可能會有十萬以上的敵人前來入侵。
說不擔心害怕,那純是假扯。有多少指使能與劉昌祚等人相比?有了王巨擔任主帥,那無疑多了一份勝利的把握與保障。也不能怪大家不相信李復圭,去年的那幾戰,確實拿不出手啊。
王巨收回敕命,又說道:“不過為了使西夏人鬆懈,這條訊息請大家保密。不得我命令,誰洩露了,當以軍法處置。”
“喏。”眾人齊聲答道。
“敵人來了。說不定兩三天後就要發起進攻,我們要立即準備。我先發第一道命令,自洪德寨、安塞堡、業樂鎮、荔原堡一線以西,不論堡中以及堡外百姓,全部帶著貴重輕便的金銀細軟向後方以最快速度撤離。”
“同時迅速命令所有百姓迅速將家中所有糧食、禽畜,除大牲畜外。全部運到各個堡砦。戰後,各戶所交的糧食一律按上交的種類數量返還。並且會償還百分之二十的利息,以慰補百姓。至於禽畜類。上交到各個堡砦後,當場宰殺,一半交給官府,一半由百姓帶走於路上當做伙食,戰後由官府以市價補償其銅幣或交子,或者等價的布帛、茶葉、瓷器與鐵器。至於普通的衣料,各自做上記號,登記在冊,放於各堡砦儲存,戰後帶回家去。”
“那百姓撤到哪裡?”一名將領問道。
“百姓先行撤到後方的寧州、邠州、乾州與鄭白渠方向,我早在後方準備了大量糧食,也派百姓在蓋臨時的棚居,同時又調來大量石炭,讓百姓可以禦寒。”王巨解釋道。
這條命令也意味著朝廷又要花更多的錢。
不過其好處,便是能迅速將各堡砦的糧草得到充足的保障,也舒緩了後方民夫押運的壓力。畢竟將糧食等物資,運到寧州乾州與運到慶州前線,終是兩樣的。
如果在鄭白渠,連運都不用運了。
況且戰事即將爆發,又要“放”,運輸會成為一個更加頭痛的難題。
又有人問:“王公。”
“稱喟我明公吧。”
這個王公將王巨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