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昨天下半夜周永清到達木瓜堡後,為什麼不急行軍,趕到萌門三岔,而讓高敏如此危急?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!
原因同樣簡單,木瓜堡離萌門三岔不是很遠,只有二十五里地,實際拉成直線,甚至不足十五里。但宋朝築堡砦,西夏不築堡砦了嗎?
而且現在這條後道極其重要,旁邊就是宋朝的木瓜堡,就是沒有堡砦,仁多零丁也要築堡砦了。這裡有一個小寨子卡在中間了,並且裡面還有數百名夏軍。
周永清想瞞過敵人的耳目,悄悄地將三軍帶到木瓜堡,必須天黑時才能出發,無論怎麼趕,到木瓜堡也快四更時分了。那麼再到這個小寨子,道路又不好。天就快亮了。那時攻防之勢防在西夏這邊的,一是會驚動西夏人,二是隻要西夏人能守上幾個時辰不失。後面援軍到來,周永清就別想到達萌門三岔了。
那麼高敏的軍隊不但起不到作用。反而是前來白白送死的。當然,也可以賭,在西夏援軍未來之前,便將這個寨子拿下,可這樣賭的風險性太大。
所以只有一個辦法,夜裡過來,悄悄地將這個寨子摸掉。
那麼為什麼西夏人不防備東谷砦?同樣防備了,於路口置了好幾個哨所。並且同樣有一個寨子。然而高敏從東嶺峰上飛天而來,誰能料到呢?
高敏只好等。
他一邊喝著燒酒禦寒,一邊聽任著士兵替他清洗傷口,再用紗布包紮。
那邊周永清正在為難著。
他愣愣地看著前面的敵寨。藉助夜色,摸進這個寨子不難,難的是如何不讓十來裡外的夏軍聽到。
這次前來,不僅有他的五千兵馬,還是趙普的三千兵馬,也就是此時木瓜堡整個空掉了。趙普的三千兵馬過來,不僅是為了帶一些物資與箭矢。還有一個用意。
這也是王巨的命令,不過王巨估猜出現錯誤,那就是王巨估測西夏人可能不足一萬兵馬。畢竟高敏手中的兵力不足三千,而且夏軍到來,相信冰牆也未修完繕。用得著那麼多兵力?但沒有想到,此時西夏兵力是一萬四五千人。
這顯然給周永清帶來了難度。
一旦驚動西夏大軍,這個寨子是拿下了,但是一場會師戰外加偷襲戰就會演變成一場正面戰,那樣勝負就難分了。
他將一個獵戶出身的強人,也是這一行的嚮導喊來:“劉闥子,這附近有沒有其他的小道?”
“有一條小道。只是很難走。”
“帶某去看一看。”
劉闥子將周永清帶到一座山峰下,這條山峰有一條小道。繞過它,便能繞過這個寨子。然而周永清看著這條小道。不由地倒吸了一口氣冷氣。
小道不但小,而且陡峭無比,幾乎是呈九十度上去的,兩邊又多是光禿的山岩,並且這條小道又結雪了冰雪,在這個寒冷的夜晚裡閃著森冷的光。
一名來自葫蘆川的弓箭手驚訝地說:“這怎麼上去啊?”
劉闥子說:“是很少有人走,就是以前宋夏不打仗時,我們來打獵,也罕從這條小道走,不過還是有人走的,那些採藥人為了生計,偶爾也會從這條道插到後面的山區去找藥材。”
“旁邊不是有路嗎?”
“是有路,可有西夏人。”
大家皆不說話了,這時候疆界很模糊,那怕國與國之間派人刻意劃分過,比如宋夏之間,宋遼之間,但照樣在扯皮,比如十二盤地界,還有後來遼國的再度敲詐。其實兩國之間都有大量的緩衝區,也就是閒田地帶。
這裡也屬於閒田地帶,如果兩國關係不緊張,一般不會刻意去置堡砦,遷民耕田,而是用來當成緩衝區。當然,若是兩國和平時,會有一些百姓前來放牧,或者打獵採藥與捕魚。
不過總的來說,那怕是兩國和平,夏遼兩國百姓是大搖大擺地出沒在緩衝閒田區。宋朝百姓卻象做小賊一樣,來閒田區找一份活路。
不去品味罷了,一旦去品味,只要是有血性的人,皆會覺得很窩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