段正明無語,心想,誰說大理沒有規矩!
這就涉及到大理主體百姓的種族問題,或者又有一個名詞,漢人蠻化。
大理的主體就是白蠻,唐朝《蠻書》記載,西爨,白蠻也,東璺,烏蠻也。漢武帝開僰道,通西南夷道,今敘州四川宜賓)屬縣是也。故中慶滇中地區)、威楚雲南省楚雄)、大理、永昌雲南省保山)皆僰人。
再到西晉動亂,胡人亂華,河東路安邑人爨氏帶著大群河東漢人逃避戰亂,不遠萬里,來到雲南,然後與夷帥們兼併鬥爭中,壓倒了雍闓、孟獲家族,成了滇王。
隋末動亂時,又有一批漢人南下,接著便是南詔臭名昭著的侵略巴蜀事件,擄走了大量巴蜀百姓,這些漢人全部融合到白蠻這個群體當中。因此白蠻這個群體就是漢人與當地蠻人的結合體,並且漢人佔據著主要的血脈。
至少現在白蠻與漢人生活很接近。
這也是王巨用兵的一個原因,否則全部是生蠻,就象占城,或者蒲甘那樣,以後想治理,會很頭痛的。
王巨發話,黃驊無奈,只好帶著這個“女兒”上路。
走在路上,黃驊又解釋道:“世子,我就這一個女兒,讓我慣得不成樣子。”
“黃使者,無妨,令女天真可愛,反而讓這一行憑添了一道春色。”段正明不以為意地說道。
一行人向西越行越遠。
王巨站在邕州城邊久久的凝視,陶弼說道:“少保,決定好了嗎?”
對於王巨想經營大理,陶弼態度也不是很堅決。
道理簡單,現在大理對宋朝雖不是那麼友好,但也沒有太多敵意,危害不大。然而經營大理,則就有很多問題了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面更精彩!
第一個就是用兵。
在朝廷支援力度不大的情況下,以王巨手中的力量用兵大理,也不是那麼容易的。
這個難度還不及後面的難度,那就是管理。
王巨既然用兵大理,那肯定不會完全的羈縻,因此打算適度的管理。管理就要派駐官員,官兵。其實自杞州的設立,就是未來大理的一個模式之一。
可這又涉及到另一個問題,那就是成本。
即便是自杞州,朝廷也不指望獲利,只能說略徵一點稅務,保障官員胥吏的支出,都不能保障官員的薪酬支出。況且大理。
不是大理沒物產,是這些物產如何運到京城?
這與交趾不同的,交趾因為有了海船。即便將交趾所出,用海船源源不斷送到京城。雖然成本高一點,但不會比從荊湖南路運輸物資到京城成本高,雖然有風險,可從湘水、贛水再運到大江之上,難道沒有風險。巴蜀的布帛運到京城,自三峽而航行,風險豈不是更高?
加上交趾人對廣南的傷害,兩相結合。朝廷雖有人反對,不過也等於是預設了王巨的做法。
然而大理物產又用什麼方法運到京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