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歷史軍事>暗黑大宋女主> 第708章 聖儒(上)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708章 聖儒(上) (4 / 4)

不是他筆力不行,而是他有的沒有想清楚。想不清楚,就寫不出來。

這些年師徒二人時常書信往來,受了王巨感染,於是有了這篇爻變。

易經六十四卦,乾坤不算,這兩卦代表著天地之始,陰陽分,所以有了第三卦屯卦,萬物始生,十分困難,不過是順應天地,所以必會欣欣向榮。但這時候仍很弱小,於是有了更困難的第四卦蒙卦……

這說明天地不是不動的,就象一個國家從開始到建立再到繁榮,各個時候就必須有各個不同的應對方法。

不僅六十四卦在變,每一卦中的又有六爻之動。

其實在這點上張載與王巨想法差不多,是贊成變法的,國家都困窘到無法救災的地步,能不變法嗎?但他與王安石的分岐是在如何變上。

直到遇到了王巨,受王巨影響,張載思想才漸漸成熟,比如這篇爻變。

如何變,改其短,揚其長。

就象唐朝天寶之時,明皇重視武功並沒有做錯。

《司馬法》裡說,國雖大,好戰必亡,天下雖安,忘戰必危。

易經裡也有類似的話:君子以除戎器,戒不虞。夫兵不可玩,玩則無威;兵不可廢,廢則召寇。昔吳王夫差好戰而亡,徐偃王無武亦滅。故明王之制國也,上不玩兵,下不廢武。

現在的例子就是南唐,實際當時宋朝文治文學經濟皆不及南唐,然而因為南唐後主的種種,迅速被宋朝消滅了。

雖然不能說南唐是絕對的忘戰必危,但差不多接乎是了。

因此明皇之錯,一錯在過於重視武功,他不是接乎是忘戰必危,而是接乎於好戰必亡。

二錯在方向錯誤,唐太宗時文臣良將,不可勝數,因此經營到了蔥嶺之西。然而到了明皇手中,至少在將士武力上不及唐太宗之時。另外契丹奚人開始逐漸強大,多次擊敗過唐軍。青海大半地區又補強大的吐蕃佔領。

但就在這種環境下,明皇仍沒有放棄河中地區,想一想河中在哪裡吧,鹹海到天山之西這片才稱為河中,而非是宋朝的河中府。在古代將兵力從中原調到遙遠的河中地區,最少在宋朝絕對是不可思議無法想像的。

如果明皇理智的放棄河中,而將兵力投放於青海,畢竟青海離長安很近了。大多數兵力在青海,安祿山敢不敢造反?就是敢,兵力能不能迅速收回來,最少在安祿山兵進潼關時,高仙芝與哥舒翰能將一部分強大的嫡系兵力投放到長安,那麼還有沒有安史之亂之害?

明皇未及時調整,強盛的唐朝一夕之間沒有了。

這個說法……也不能說不對吧。

但在這篇很長的爻變後面,張載依然說了王安石變法的事,熙寧之初,國家困窘,適度的斂財,以塞國庫也就算了。然而國庫充盈,某些斂財的法令,就要取消了。

這篇文章王巨沒有驚訝,讓他驚訝的是下一篇……(未完待續。)

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:()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