並且這事兒沒有完……
不過與西北的慘敗相比,這件事也無人關注了。
前線訊息傳來,趙頊立即將韓韞召到宮中詢問。不是問他軍事,而是問王巨什麼時候回來?
在這時,他仍然以為王巨去了彼岸只是避一避風頭。
韓韞沒有立即回答,而是問了一句,西夏冬天十分寒冷,到了十月往往就會飄起鵝毛大雪,不利於我軍作戰。而朝廷臨近八月才匆匆調動大軍,難道三個月時間就能拿下西夏?西夏連佔城也不如嗎?
王巨拿下交趾。是用了近三年時間,第一年訓練土兵,為什麼呢?從北方調過來的禁兵。不適應南方那種氣候,也不適應哪裡的水土。就是訓練了大批南方的土兵後,還有意識地避開了交趾的雨季。
到大理時,是分成兩步的,第一步是先拿下烏蠻地區,然後利用計策,讓高楊兩家火拼,這才正式動手。
只有對付占城時間略短,然而在對付占城之前。做了多少準備?
趙頊這時候才忽然想起王巨以前說過的話,南方三國國力皆不強。之所以難以征服,是因為當地的氣候不適應北方軍隊。但這是可以克服的。然而西夏不但地形惡劣,還有數十萬真正的騎兵,因此知己知彼,就能拿下南方三國了,可知己知彼,卻未必能拿下西夏。
這時候他才隱隱後悔。
韓韞又說,其實我朝將士雖不及唐朝軍隊,但經過這麼多年的訓練,也不算是很弱了,更不用說三軍配置了更優良的器甲。然而三軍作戰,糧草器甲、戰士素質、主帥指揮能力,這三者缺一不可。
武則天將王方翼、程務挺、黑齒常之斬殺後,唐軍還能打好仗麼?
趙國戰士豈不強悍,然而趙王捕殺李牧,用趙蔥與顏聚取代李牧,能不亡國麼?
還有廉頗,趙孝成王用趙括取代了廉頗,長平之戰如何?
趙頊長嘆一聲:“朕馬上就派人召王子安回來。”
韓韞搖頭,陛下你召少保回來,以少保對宋朝的忠心,多半還是回來,不過說不定就害了少保。就象廉頗一樣,即便發生了長平之戰,廉頗又是什麼下場?
實際經過長平之戰後,趙國差一點滅亡了,於是趙孝成王立即啟動廉頗,再加上楚魏兩國的支援,才解除了秦國之危,隨後又大破來犯的燕軍。然而不久,趙孝成王去世,趙悼襄王即位,因郭開進獻讒言,廉頗不得不逃到魏國避難。後來趙國屢屢受困於秦國,趙悼襄王想再度啟用廉頗,於是派唐玖去觀察廉頗的身體。據說廉頗在唐玖面前一頓飯吃了一斗米、十斤肉,還能披甲上馬,俺未老,能上戰場。但唐玖受了郭開的賄賂,回來後說,廉將軍雖老了,飯量也不錯,但與我坐在一起,不多時便拉了三次屎。趙王以為廉頗老了,於是沒有再任用。
王巨雖是人才,皇上,你是沒辦法用好的。
雖是嘲諷,趙頊也沒有動怒,更不認為自己是昏庸的趙悼襄王。
於是準備下詔調王巨回來。
呂公著便問了一句,陛下以何職調回王子安?
呂卿!趙頊喝了一聲,十分地不悅。
呂公著道,臣非是排擠王子安,只是以何職安排王子安,極其重要。因此老臣認為,最好以樞密使之職,調回王子安。
似乎也是良言,不管怎麼說,王巨與大長公主這事兒鬧的,當真沒有影響?因此才有了呂公著的提議。這個樞密使就是仿佼駙馬王貽永與曹國舅曹佾的那個樞密使,也算是差官,但是沒有實權的樞密使。
這樣呢,不妨礙國家禮制,就當是朝廷多了一個莫明其妙的駙馬了,然而國家有重大事務時,也等於有了一個重要的智囊可供諮詢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