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歷史軍事>暗黑大宋女主> 第772章 不殺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772章 不殺 (4 / 4)

不過大半情況,已經對宋朝公開了,趙頊不是傻子,他也在反思,可反思後,卻往往越發地惆悵……

這是好現象,然而王巨也怕趙頊想歪了樓,解釋道:“彼岸與內陸是兩樣的,就象絕對不能將農耕文明管理的方式,代入到遊牧民族去管理,河湟還好一點,屬於半遊牧半農耕文明,如果是全遊牧文明,我朝用農耕文明的管理模式去管理,那就會是一場災難。彼岸也是如此,彼岸那種管理方式如果全部代入到我朝來,也是一場災難。”

“並且最大的不同之處,就是彼岸地廣人稀,就這一條,在我朝就做不到了。陛下或者換一個思路去假想,如果我朝不愁耕地,以我朝的經濟,會出現如何的繁榮?再者,海商又利用手中的經濟,以及我朝的力量,再加上彼岸的地廣人稀,又幾乎全是赤貧百姓,有了地則個個能放下身體勞作,於是彼岸似乎比我朝更安定。”
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!

“我朝的力量?”

“那是當然,不提遷徙的百姓,如果沒有我朝的經濟基礎,彼岸如何交易?當然,這種互動,對我朝更有利,比如雙方的進出口數量。”

如今彼岸與宋朝的貿易數量幾乎接達了一千萬貫,但出口到宋朝的數量只有四百餘萬貫,從宋朝進口的數量卻達到了五百多萬貫。但這不是向彼岸出口的,一半以上運到了倭國與大食那邊換金子銀子木材了。

但倭國與大食那邊與宋朝沒有關係,也就是宋朝從彼岸每年進出口差達到了一百多萬貫,那麼無疑,會化成宋朝急需的金銀或銅鐵,留在了宋朝。

並且這麼大數量的貿易,造就了多少產業?

就象杭州那兩百萬貫商貨,如果最後不是彼岸海商妥協,承諾南下時折向杭州,將這些商貨採購下來,那麼就不知道會有多少商賈會破產,多少工匠會失業。

這個淺顯的道理,王巨就不會再表功了,他繼續說道:“這是現在,未來若是彼岸人口增加,開始產生巨大的貧富懸差,同樣也有著類似我朝這樣那樣的毛病,只是彼岸的地盤太過廣大,這個時間段會來得更慢一點。”

“若那時,他們會不會脫離我朝?”

這句是試探呢,還是無心之問,王巨心中想到。不過他還是迅速地回答:“陛下,想得太……遙遠了,想達到那一步,以彼岸的空間,還不知道得要四百年五百年時間,但臣也提前做了防範,比如百姓到達後,必須宣誓,我是中國人,永遠不得背叛中國,否則將會判決死罪。還有,人口數量不達到九成,不得與異族聯親。實際這也是臣為國內士大夫所逼,否則是永遠不得與異族聯親。並且各個學校裡的課本,也在一再地提醒著各個學子。如果是在彼岸成年的,還要進一步宣誓,保證不得背叛中國,方可發放成年的身份證。”

在一般人眼中,中國就是宋朝,不會注意這兩者差別的。

但趙頊更惆悵了,王巨話外之音他聽出來了,四五百年後,宋朝多半不存在了……

難道真沒有一個萬世長存的國家?

王巨不知道他能想得那麼長遠,也就回去了。

到了中書立即草寫兩道詔令,老王也感到驚奇,王巨將小蘇調回來,他能理解。但這個不殺,他想不通了。

王巨笑道:“王公,你以為我真是屠夫哪?就是屠夫吧,我對大宋百姓,可不是屠夫。”

但老王很精明的,馬上就醒悟過來,道:“子安,深謀遠慮。”

不能說王巨這道詔令軟的,一旦讓這些商賈將高利貸剝削上來的錢帛,一一歸還給各個苦主,並且勒令他們將各個苦主的家人一一釋放,賣掉的妻子兒女一一贖回,他們本人則發配到陝西勞役,那麼將會有一半人家會破家蕩產。

然而一個不殺,卻能化解很多矛盾。

“不敢,王公,銀行司開業吧。”現在開業是一個大好時機啊。

王珪說道:“好。”

折騰了這麼多事,可不是為了這一天嗎?(未完待續。)

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:()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