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歷史軍事>暗黑大宋女主> 第857章 割土(下)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857章 割土(下) (2 / 6)

如果不是這樣,這些部族就不會感謝宋朝,以後也不會對宋朝產生忠誠,甚至會發生各種抄掠行為,但經過遼軍這樣一搞,自己進行拉攏,至少未來對宋朝仇恨會減少,那麼稍加引導,再置幾個榷場,讓他們走出來主動與外界交易,甚至抽調一部分糧食與他們交易,則不會有抄掠現象發生了。

實際上王巨最希望的是南河套這些遊牧民族全部杜絕,不是將人全部弄光了,而是讓他們徹底改變原來的生活方式。

不一定非得遊牧才得活,一戶人家只要手中有三四十畝地,那怕這些地僅是中下田,一半用來種植耐寒耐旱的豆粟雜糧,一半用來種草,用這些草與雜糧飼養幾頭牛羊,葷素搭配,一家人溫飽全部得到解決。但三十四畝地,又不是肥美的草原,能養幾頭牛羊?

並且遊牧對水土破壞更嚴重,牛羊沒得吃,連草根都會吃的,但是定牧,能坐視牛羊將草根吃掉,破壞整個草場?

小主,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面更精彩!

因此南河套水土惡化越來越嚴重,最後徹底成了大沙漠。

但誰能勸說他們?

只希望他們以後走出來,看到其他人是如何生活的吧,並且王巨已經在移民中推廣這種定牧方式,而且向他們提供了許多優良的牧草種籽。

那是為了未來打下基礎了,與眼下無關。

眼下的就是利於未來幾年南河套地區的穩定,還有遼軍……

經王巨這麼一安排,遼軍幾乎沒有任何食物來源了。而且北風呼嘯,天氣正式冷了下來。

遼軍乃是天氣最熱的時候過來的,有誰帶上過冬的衣服?

斡特剌再度發起進攻,但這一回三軍皆茫茫然,連士氣都失去了,那還有拼命的動力?

張守約派人喊話,投降生,抵抗死!都不要宋軍動手的。

遼軍不會立即貪生怕死地投降……戰事繼續。

大悲奴撤軍回去,帶兵進入到北河套的苗授與姚麟兵分兩路,迅速拿下天德軍,接著兵伐雲內州。這裡屬於白達旦各部,有達旦人,吐谷渾人,党項人以及少量契丹人,對契丹根本沒有多少忠誠度,只要你們不搶我們的財貨,不殺害我們的子民,你們兩個國家愛怎麼著就怎麼著,因此迅速將兩州拿下,往東就是夾山了,於是兩人率兵南下,直指東勝州。不能由著性子跑,更不能離宋朝控制的區域太遠了……

再到雲州,劉昌祚與曲珍先後進入雲州城,沒有象宋太宗那樣,遷徙百姓。宋朝自己都開始出現人口危機了,哪還能安排雲朔的百姓?況且遼國治理了這麼多年,對宋朝向往的百姓也不是很多。

但好在此行攻破數城,陸續得到一筆財富,劉昌祚還聽從了王巨建議,做好人,打土豪,分田地,又從擄來的這些財富中抽出一部分不值錢的茶葉布匹瓷器,分散給各州縣的漢戶,未必起到什麼作用,純粹是噁心遼國的。餘下貴重的財貨按照慣例,一半賞賜給三軍將士,一半上繳給國庫。

至於曲珍,則與薛義分左右殺向了渾河。

同時折克行率兵渡過黃河,殺向大悲奴的後方。

大悲奴見機快,看到不妙,向北方逃去,幾路宋軍隨後追殺,十萬兵馬,整折了四萬多兵馬,才讓大悲奴逃到了德州。僅僅兩個月,整變成這樣子……耶律洪基在歸化州都呆若木雞了。

這時候遼國已經集結了二十來萬兵馬,如果加上大悲奴那幾萬兵馬,接近三十萬兵馬了。

然而君臣都不知所措,非是不敢反攻,而是天氣已經冷了下來,如今是宋軍在城內,遼軍在城外,如果強攻反攻,後果會是什麼,大家都懂的。

這時候,兩名使者被帶到雲州城。

兩個遼使也傻了。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