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歷史軍事>暗黑大宋女主> 第二三九章 都有手段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二三九章 都有手段 (3 / 3)

所以孫沔臨走前問王巨那一句,有許多將士以為孫沔貪了他們的功勞,實際不是,他們功勞只有那麼多,孫沔僅是借這個皮,歐陽修與韓琦用這個皮操作,這才撈了一個節度使。

無論陸詵還是蔡挺,那有徒子徒孫替他們吹捧?

陸詵不會多這個事,況且還有陸詵本人呢。不但陸詵,就是程勘在,王巨都未指望兩路能配合,頂多指望程勘支援幾營官兵罷了,這才修了華敷道。

不切實際的雖美好,但最好不要去想,再美好實現不了。

蔡挺道:“老夫試一試,不過那個兩路出軍配合,就不要寫了,自討無趣。看看能否讓陸公派出幾營官兵。”

他比王巨看得還要清楚。

“那就謝過蔡公。”

王巨說道騎馬回去,實際如何打,很早就在秘密商議,兩個戰區,一是慶州戰區,二就是華池戰區。所以王巨得回去安排。

蔡挺也返回慶州安排。

第一步就是換防。

讓張玉等將訓練好幾個月的官兵從後方調出來,前線官兵往後撤,但不是撤到後方,而是撤到子午山下,開始整休待命。

換防的也包括環州諸堡砦。

未來的戰役,可不是東澗橋之戰,兩國兵力合在一起也不過五千兵馬,一個平谷就放下了。這是十幾萬人的大會戰,萬一西夏分兵,環州兵力空虛,後果那就嚴重了。

總之,這好比喻踢足球,有進攻型戰術,就象唐軍所做的那樣,有防守反擊型戰術,如章楶的淺攻。

但總的要攻,不攻只能一味防守,就算擺了大巴在球門前,早晚球門也會失守,況且如此漫長的邊界線,宋朝有能力擺大巴嗎?因此一旦打起來,宋朝被動的多,主動的少。

西夏那邊確實也在商議要不要分兵。

有的將領也想到了分兵環州,不過也有人擔心分兵環州,恐驚動涇原路的官兵,那個細腰城修起來了,環州與鎮戎軍、原州聯絡在一起。宋朝古怪的制度大家都知道,不過萬一涇原路官員派兵來救怎麼辦?

有的將領便又說分兵淮安鎮,不過樑乙埋堅決反對,分兵得少,容易被宋人包抄殲滅,分得多,淮安鎮離主戰場不遠,又沒有多大意義。

這個分兵與合兵是兵法上一個難以說清的東西,合兵一處,兵力能集中優勢,可戰術會很呆板。分兵兩三路,用兵靈活,可對戰略配合要求卻很高。潘美取嶺南,便是分了兵,一取桂州,一取廣州,宋平巴蜀同樣分了兵,一從劍門入蜀,一從三峽入蜀。唐滅高句麗,同樣分了兵,一從陸路,一從海路。唐滅吐谷渾,分兵三路。

但宋朝第二次北伐,同樣分了兵,結果敗得很慘。

不過總的而言,西夏不喜分兵戰術,包括李元昊在內,因此梁乙埋的話立即得到大家支援。

商議好了,大軍從鹽州呼嘯而下。(未完待續)

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:()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