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歷史軍事>暗黑大宋TXT下載> 第二八九章 水中壩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二八九章 水中壩 (2 / 3)

其二就是那條北道,河北境內,特別是滄州,現在是萬湖之國,有許多小湖泊與池塘。因此宋朝只要守住河北中部三關一線,胡人鐵騎就難以南下。

然而現在河水北流,水勢浩大之時。河水必會衝向所有低窪處,包括天然的。以及為了軍事之用人工開挖的所有湖泊池塘沼澤,然後河沙沉澱,這些湖泊池塘一起全部消失。

消失後會產生什麼後果?從長城嶺往東,幾百裡的防線,一坦平川,鐵騎可以任意馳馬縱橫。

那樣,沒辦法防了。

因為關係到軍事,章楶便將王巨這段話記錄下來。

記錄的還有鄭國渠。王巨隨便聊著,便聊到了鄭國渠,說是若重新修起鄭國渠,可得良田幾萬頃,甚至也能爭決其他地區幾萬頃耕地的灌溉問題。

於是章楶也寫在奏子裡面。

但這個奏子主要講的還是黃河淤田以及設洩洪區的事,這兩件事幾乎一筆帶過。

沒想到韓琦注意的就是這兩件事。

西夏終是皮癬之痛,北方的那個國家才是龐然大物。

他接到章楶奏子後,立即派人下去檢視兩股黃河,果如王巨所料。請相信,王巨一次沒有去過那兩支黃河。說明王巨對黃河。或者說對水利比較懂。

但這個黃河很頭痛的,得多少人力與物力財力才能修好,況且王巨也沒有說什麼解決辦法。

這次王巨大捷。不過大家都清楚,到此為止了,沒有財力支援,根本不能做到擴大戰果。韓琦便又想到了鄭國渠。

陝西用兵比河北用兵費用更高,主要原因就是運輸費用太高了,這個運輸主要就是糧草。

正因為這個糧草,都不敢將三軍調到前線去。

大順城之戰勝了,這也是僥倖,陝西現在不缺糧。萬一遇到了旱災缺了糧食,恐怕蔡挺與王巨會迎來滅頂之災了。

因此他又想到了這個鄭國渠。然而誰懂?

不看這個鄭國渠,它會涉及到各方面的學問。

所以韓琦想讓王巨先試一試水。控制規模,節約財帛,就是失敗了,問題也不大,權當是積累一次寶貴的經驗。

韓琦是這樣想的,不過王巨真同意了,那會困難多多。

現在歐陽修提出疑問,韓琦便將那個奏子開啟,指著上面關於黃河的那段描述,說道:“永叔,果如那小子所料。”

這可不是開玩笑的,歐陽修立即嚴肅地說:“這麼說來,他會有好見解。”

“恐怕不能,但大約會提供一個建議。”

“好,就縱容他一回。”

其實王巨那時交談時,提到的鄭國渠也只隨便說一說,當初秦國的鄭國渠是能灌溉四萬頃,但那是秦國,現在宋朝水土惡化嚴重,根本做不到了。想要做到也行,但得堆金山銀山下去,試問國庫裡有這個金山可以往下堆嗎?

但就是得到一萬頃良田,或者再少一點,五千頃,那也是好的。這五千頃可不是種世衡那個營田,靠天收,一畝一石也有可能,再拋去種籽,只有幾鬥了。但這五千頃,若成功的話,一年可能增加一百萬石以上的糧食。如果再按照王巨在華池推廣的那種移載法,那可能是一百五十萬石,兩百萬石,整個涇原、環慶、秦鳳三路軍士糧食都夠了,釀酒的糧食也不存在問題了,用兵成本將會下降一半有餘。

韓琦想得好啊,但他有沒有想過,若那樣,人口繼續在增漲又怎麼辦?

其實歸根結底,還是想辦法將西夏幹掉,那怕就是不打仗,兵費一年也會節約一千五百萬貫以上。若打仗,還不知得花費多少。少了這個大包袱,宋朝那不亞於換上了新式鎧甲,會無比的輕鬆。

韓琦立即將重要的大臣集於政事堂。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