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歷史軍事>暗黑大宋TXT下載> 第四二二章 楹聯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四二二章 楹聯 (2 / 3)

“諸位,各位也許抱著僥倖心理,我朝對貪墨處理得越來越寬鬆了。無妨,各位怎麼貪,我未必會處理,我只處理器甲,如果造成器甲嚴重不合格,我會上書,按照輕重問責,輕者削職為民,重者刺配,甚至流放沙門島。我在鄭白渠說過一句話,我不是好官,更不是爛好人,我會救人,也會殺人。”

最後一句話讓少數人打哆嗦。

別人說殺人,也許是假殺,但王巨說殺人,那是真殺!

“第三件事,我看了兩天,看到很多問題,如製造器甲,平時大家都在休息,然而到了戰爭來臨時,又立即趕製。結果閒時,朝廷養了一大群閒人,忙時,又因為搶工時,不能完成任務,造成了器甲不合格,這也是軍器監原來各局作庫的一大弊病。這一條我也會漸漸改進,以及各局作的配合,管理,當然,你們若有良策,也可以向我進獻,我一道上書朝廷,最後成為軍器監的制度。”

“第四件事,便是裁減與簡政,我仔細地看了一些作局,特別是弓箭院,我以前一直以為朝廷任務繁重,諸工匠無法竣工,所以才粗製濫造。實際錯,非是無法完工,實際平時工作很清閒,之所以有時候很緊,就是我剛才第三條所說的那樣。不日後我會上書改進。但問題是各作院庫裡有大量不良工匠,手藝很差,因為門路關係得以上位。還有的有手藝,卻是好吃懶做,不想做事。我不久會制訂工作量,好吃懶散者,沒有手藝者,我會一律驅退出去。用這些錢帛,對各個工匠、習學,進行加薪。”

小主,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面更精彩!

這個問題也很重要。

僅是京城的弓弩造箭院就養了一萬多名各色官匠,然而到了河湟開邊時。因為缺少弓箭,史上宋朝不得不下詔,於民間購買製作弓箭。

不提各州府的幾十個大作院吧。就說這一萬多名官匠,怎麼著。一年也能生產三四十萬弓弩吧,頂多兩年,所有官兵都可以從無到有裝備了。就不要說現在官員頂多缺三分之一弓弩。

當然,戰鬥時有損耗,可河湟開邊動用了多少宋軍?

這也太坑爹了。

不是坑爹,連媽都坑了。

但因為軍器一直是以宦官為首掌管的,即便王安石變法,都沒有注意到此節。儘管後來也設了軍器監,改革效果並不明顯。

“不但我會訂下工作量,還有逐一細察其質量,以及各作院庫裡大量的官員,我知道你們有一些是外戚,有一些是權貴子弟,無妨,我不管你們是什麼出身,做得好,本官一律會向官家替你們請功立賞。做得不好。同樣一律,我會將會議黜出軍器監,並且這個數量不會低於三分之一人數。你們好自為之。”

這就是王巨說的四條。

但還不止。一些同樣功能的作院庫,王巨會一一兼併整合重組。

再進這個四條整理融合後,那麼軍器監便是一個高效的機構了。

最後王巨又說道:“沒有能力的,還有其他一些想法的,本官勸你們不要抱有僥倖心理,有門路的立即找門路,乘早離開軍器監。沒有門路的,自己琢磨著,該怎麼做。才能讓本官不會懲罰與黜退你們。”

王巨又翻了翻名冊道:“不錯嘛,本官第一天來此集結。便有那麼多人不來,畢道。”

“在。”叫畢道的小吏恭身上前。

“你馬上給這些沒有來的人統統記上一次大過。以後我制訂好章程後,凡是違反三次章程者,一律黜退。”

“喏。”

下面的人聽著傳話官吏將王巨每一句傳達下去,許多人心中冷嗖嗖的,王巨這是狠整軍器監了。

這就是王巨與王安石想法不同之處。

不能說王安石斂財不對,若不斂財,宋朝這口氣是緩不過來的。

休想指望這些豪強在國家存亡時說不定會出力,前世他看的《大明殤》中有一段正正中的。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