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歷史軍事>暗黑大宋TXT下載> 第619章 堵水導水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619章 堵水導水 (2 / 3)

大家一起沉默不說話。

就是這個齊商稅,麻煩同樣很多的。

“實際我在慶州與泉州就執行了一些齊商稅政策,因此商稅激增,又用一部分激增的商稅還之於民。取之於民,還之於民,所以治境皆粗安。不過若放在中原地區,一旦普及齊商稅政策。爭議就會很大了。然而若是普及了呢?當真全國一年商稅只有八百幾十萬貫?只要稍稍普及,就可以在前面增加三千萬貫。”

“不可能那麼多。”吳充又說。

“吳公,我只說一件事。許多商賈在江陵候等赴蜀計程車大夫,往往請他們上船坐一坐。一道去巴蜀,不但不收其路費,還會給其幾千貫大駕光臨費。為何?因為那樣商賈便可以打著士大夫的旗號,免去各個場務的盤查與徵稅,所得利更多。試問,每年朝廷徵了幾個權貴商賈的商稅?然後我再說一件事,為什麼當初我設立竹紙作坊時,要拉上高家。沒有高家的保護。我那時未中進士,這個竹紙作坊一旦盈利,能得活嗎?這是我主動讓裡面的契股納稅的。若是不納稅,又有那個場務敢徵竹紙作坊的稅賦?”

其實很正常哪。

就象tg,房地產很賺錢哪,但真正成功的房地產商,有幾個是沒背景的?然後再放大到各個私企,能成功的又沒有後臺的,很少很少。沒有後臺,各方面的支援就不足。包括貸款,政策扶持,稅務。要命的是因為沒有後臺,官員天天上門來吃來喝來拿,若不給,各個檢查來了。這種情況下,想要成功,何其之難。

但也不要說tg了,美帝那邊同樣也是。儘管出臺了遺產稅,什麼反壟斷法案等等。然而為什麼來了一個政治獻金?有了政治獻金後,政策就會保護他們。那麼各種不公又產生了。

除非是小國家,否則想要絕對的公平。那無疑是痴人說夢。

不過王巨點出來了,還是振聾發聵的。

“所以國家商稅幾乎成了一個擺設。徵的也只是中小商賈的稅賦,真正能徵到稅的,卻罕能徵到一文錢商稅。別的不說,我就說東面幾百步外的金帛行,一筆交易往往就是幾十萬貫,諸位,你們徵到了多少商稅?”

“難哪……”呂惠嘆氣道。

是這個理,敢誰敢去徵哪?

“若是有三千萬貫,何必執行青苗法,寬剩錢,市易法。陛下,微臣聽到市坊上流傳著的一個說法。介甫公說變法時,與陛下提及一件事。天下雖富,然而國窮平民窮,為何,兼併嚴重,貧富嚴重分化。長此下去,必然產生陳勝吳廣之流。所以變法一壯國庫,二就是打擊豪強的兼併。然而如同微臣剛才所說的,在這種稅賦制度下,在這種大環境下,有幾個士大夫沒有參與到兼併或者行商當中?故變法起,反對聲音浩大。又因為下面官吏做得不好,往往富人攤派得不多,卻連最貧困的百姓被攤派了。包括免行錢,有幾個州縣的五等戶沒有被攤派?他們為什麼要攤派!”

都快活不下去了,還要攤派這個免役錢,百姓能不痛恨嗎?

“再看市易法,陛下可以派人查一下,因為市易法,有多少中小商人欠下了市易務的債務,因為無法償還,天天被牙吏追債。所以介甫公說數十浙西大戶攤派了六百貫免役錢,多取之無妨。陛下也說,此兼併宜催之。陛下,有無此事?”

“有。”

“但最後陛下還是漸漸減少役錢,於是介甫公痛惜地說,天下事如煮羹,下一把火,又隨下一杓水,即羹何由熟時也?也許介甫公說得對,宜將剩勇追窮寇,不可沽名學霸王。做事就要一鼓作氣,若是斷斷續續,便會成了二鼓衰,三鼓竭,最後敗之。然而我不認同介甫公的變法。似乎變法是一壯國庫,二是打擊兼併,阻止貧富分化的蔓延,然而因為官官相護,或者官吏不良,卻將這種攤派分加給了貧困百姓,他們生活本來很是艱難,再加上攤派,無疑是雪上加霜。於其這樣,何不均齊商稅,有此兩三千萬貫商稅,又何必有青苗貸、市易法與寬剩錢?”

然而齊商稅就解決問題了嗎?

還是沒有。

僅是政策的傾斜,便會讓貧富分化繼續加大了。

但這個永遠是一道無解題,因此想真正做到平均,只能在烏托邦的夢中實現。

另外一個問題,那就是國家的穩定性。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