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歷史軍事>暗黑大宋TXT下載> 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(下)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(下) (3 / 3)

“是這樣……翁翁有幾個子女?”

“就一個兒子,一個女子。”

“一個兒子,官府怎麼徵丁了?”

“兒子生得高大,官府就強拉去了,小的就知道不是好事,可看著巴蜀太平,於是沒有反對,可心裡面一直擔心著,果然出了事。”

在古代,強拉兵丁。也是百姓最害怕的一件事。宋朝還好一點,特別是澶淵之盟後,但到宋英宗時就每況愈下了。先是陝西三丁刺一,然後全國廣增廂兵,接著現在又有了王安石的保甲法。

可相對而言,巴蜀確實稍好一點,除了長江地區,因為西南夷,時不時爆發戰鬥,但在成都周邊地區,自宋真宗以後。用兵很少的。

放在李老漢身上,這次王巨用兵大理。對他來說,是天降奇災了。

另一人就說:“巴蜀不是產帛嗎?”

“師陀。這就是巴蜀的一樁怪事,因為路途遙遠,運糧食成本過高,因此朝廷讓巴蜀百姓用帛代糧納稅。所以巴蜀是產絲帛,然而本地絲帛一直不夠用,於是到了納稅時,許多客商便從荊湖路那邊將絲帛溯流而上,反過來運到巴蜀謀取差價。”

“少……朝廷為何不做調節?”

“如何調?”

“讓百姓納錢,朝廷用這個錢到荊湖路那邊收購絲帛,豈不省下許多浮費?”

“道理是這個道理,可是朝廷銅錢一直不夠用,巴蜀百姓多用的是鐵錢,要麼商人用交子,在信譽未完全建立起來之前,鐵錢與交子是什麼?鐵!紙!朝廷也怕萬一。況且數路之間的調節,那有那麼簡單?就說這個邛州吧,以前也發生過一件怪事,仁宗時,想免去邛州百姓鹽政之苦,下詔免掉邛一千餘貫鹽務,結果呢,第二年邛州額外增加了一萬多貫的支出。”

“這怎麼可能?”

“有什麼不可能?名義上朝廷只得了一千多貫鹽利,可下面的百姓何止交納了一千多貫錢,各個胥吏衙前的苛墨,商賈豪強的壓榨,豈不是一萬多貫?這一千多貫鹽務免掉了,那一萬多貫隱形苛稅也就浮現出來了。”

“仁宗不管?”

“如何管?水至清無魚,天下都是一樣,百姓只要有一口飯吃,便開心萬分了。只能說百姓苦了,國家就要想一想辦法,但在百姓能過得下去,不會暴亂下,上面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。就如這個鹽務一般,也不要過於放大……”說到這裡,那人微微嘆了一口氣,又說下去:“師陀,你再看這邛州,與大理相比如何?”

邛州雖不大,但位於成都府邊上,所以還是很繁華的,就是這個面積不大的一個州,僅是戶冊上就達到了六萬多戶,當然比大理大多數地區繁華得多。

那人又說下去:“總之,與大理相比,一個是直接,一個是間接。或者這麼說吧,一個是偽君子,一個是真小人,兩者性質皆差不多。然而差就差在上面。”

“上面?”

“有三條,一是與大理相比,大宋的文明更發達。二是大宋的權利更集中,不象大理,先是段氏內亂,後是高家把持朝政,國家政令就產生了分岐,政令也不會通達。三是與段家相比,大宋的幾代官家都比較重視民生,下面的官員雖是良莠不齊,可重視民生卻是大宋最重要的核心,多數各個官員不敢做得太過份。有了這個前提,雖然有各個方面的毛病,百姓雖苦也不會太過悽苦了。於是就產生你所看到的情況,雖然巴蜀與邛州發生了一些讓人想不通的奇怪之事,卻比大理更繁榮。這是邛州地區,再往前到了成都府地區,情況會更好。”

那個叫師陀的人撓了撓頭,道:“這麼說,似乎是兩個世界……”

先前的大漢說:“可不是,整整是兩個不同的世界。”

他所說的不同世界,那意味就很深了。

李老漢終是一個小商人,還有點見識的,聽到這裡就問:“請問幾位郎君,你們是做什麼的?”

兩個說話的人,一是北方口音,一是大理那邊的口音,不知道是怎麼絞在一起的,可能說出這幾句,不簡單啊不簡單!(未完待續)

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:()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