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!
“但不管如何,西夏必須要平定的……”王巨眼中忽然一亮。
想要平滅西夏,那可不容易。
它不是大理,總體力量差,又無唐朝時吐蕃的援助,只要能繞過當地的環境氣候水土,那麼就能一舉拿下了。然而西夏卻是擁有實打實的力量,況且當真西夏到了快滅亡的時候,遼國不出手嗎?
因此必須要決策者完全聽從他的意見,趙頊會聽從他的意見,可在這種局面下,會不會完全聽從他的意見?
不僅西夏,還有接下來的良化式的改革……
所以一路上他就在思考著。
“不狠心是不行的。”他心中暗暗想道。
“韓兄,你從京城來。可聽到什麼傳言?”
“京城各坊裡也有相關的說唱本,不過自從子安在依政縣所做的事傳到京城後,朝廷派了皇城司出面。也於京城查問謠傳來源。”
這個就別當真了,上哪兒查去。頂多抓幾個說唱先生,讓他們在牢裡吃一點苦,不久釋放罷了。
“那百姓如何議論的?”
“支援子安的百姓不少,他們認為交趾人殘忍在先,子安並沒有做錯。還有一些百姓也以為雖然子安立下大功,可是在南邊的手段確實有點殘忍了……還是有些影響的。子安,實際真的很屈啊,不說別的。就說熙寧七年旱災,如果不是子安出手,將會餓死多少人?”
“那次出手以後就不要再提了,雖然我出手賑災,換取的是朝廷同意我們大量遷徙百姓。”
“官人,大不了這個宰相別做了。”瓊娘在邊上說道。
王巨哈哈一樂。
“官人,我們快點回家吧。”
王巨這一行,在南方漂泊了太長時間,瓊娘想家了,想孩子了。
然而這一行速度仍然沒有快起來。先是在橫渠鎮……
“巨兒,你來看,這是老夫新寫的兩篇文章。”張載說道。
王巨將兩篇文章開啟來看。第一篇叫《爻變》。
其實張載鼎鼎大名的《西銘》開頭就是從易卦說起的:乾稱父,坤稱母;予茲藐焉,乃混然中處。故天地之塞,吾其體;天地之帥,吾其性。民,吾同胞;物,吾與也……富貴福澤,將厚吾之生也;貧賤憂戚,庸玉汝於成也。存。吾順事;沒,吾寧也。
這篇溫仁厚德的文章被稱為宋朝四大時文之一。
但在這篇西銘裡。張載說得還不夠清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