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歷史軍事>暗黑大宋TXT下載> 第九十二章 第一躍(二)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九十二章 第一躍(二) (2 / 3)

只可惜詩賦現在仍重於策論,否則那對他更有幫助。

不過經過這次改革,先策論的程式卻保留了下來。

第一天考的就是策。

整整三道策。

其實正規的不是三道策,而是五道策!

這是考慮到延州的學子的能力以及延州的胥吏能力。

一天時間讓延州學子寫五道策,估計大半人得要交白卷,寫好後還要謄抄,延州也沒那人手。

到明天上午考的乃是論,然後官府派人送一頓午飯來,大家吃過飯,稍做休息,帶切韻進去,作一首詩。

第三天作賦帖經墨義。

然而對於大多數學子來說,第一天則是一個鬼門關,儘管是照顧的,那也是三道策,一千多字,怎麼寫!

胥吏發完了筆墨紙硯後,開始將用大字寫在紙上的題目張於廳額。

然而每張一道策題,下面就喧譁一次。

第一道策是國家馬政。

還有一段附錄,薛向的兩道奏章以及歐陽修的那道奏章。

程勘出這道題也合乎延州的情理,去年春天他置了買馬社,後來取締了。

關健這怎麼寫?

如果說程勘做對了,那麼為什麼後來又取締了?

如果說不當置買馬社,那豈不是在打程勘的臉?真寫了還想中啊?

第二道繼續,西夏侵耕屈野河與土門。

土門也是沒藏訛龐侵耕的受害地區,程勘出這道題目同樣合乎情理。

關健是當初程勘看到軍紀不振,於是採取了消極防禦的態度,這曾經讓延州北部邊荒一帶的百姓十分不滿。

程勘直接將當初這個問題丟擲來了,自己怎麼寫,難道說程勘消極防禦是對的,西夏人太強大了。或者說兩國之間,當以和為貴。似乎不妥啊。俺們可不是中原那些不知道西夏危害的學子,身在延州,能說這樣的話嗎?

要麼說當反抗,西夏人沒那麼強大,坐中的一個人帶著一群村民就將六百多西夏兵士幹掉了,但那樣又能寫嗎?

實際王巨看到這兩道題目,也有點兒瞠目結舌。

老程這想幹嘛?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