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竹紙仍以研發為主,不過去年已經積累了大量經驗,王巨看到的乃是代表性的五種竹紙。但其他工藝相差不大的,也能湊合著拿出來。
這點產量銷售是不行的,但拿出來做樣品,在各個比較大的城市州學散發,基本也夠了,包括鳳翔府。
竹紙到了鳳翔府州學,潔白無瑕的紙張,毛邊處還印了墨竹,看上去格外雅氣。
這個倒也罷了,說不定蘇東坡還喜歡。
然而要命的還有一文一賦一詩。
文乃是文彥博親自操筆,延州商戶不僅給了五百金的代筆費,還承諾一年捐出一萬貫的新紙,造福於貧困州縣的學子。
富弼被韓琦硬生生地逼得在家守了二十七個月大孝,文彥博判河南府,剛好母親也去世了,韓琦與富弼還曾經是好朋友,為了權利都能激富弼,那麼自己呢?
俺也守大孝吧。
可守完孝呢?這個一萬貫捐獻就讓他心動了,於是寫了一篇古散文,先說竹紙如何地好,然後說到延州幾名商戶與自己交談,在自己感勸下,又承諾一年捐獻一萬貫竹紙給貧困州縣學子,這是教化大功。
朱李趙幾家無所謂啦,那怕文彥博說他是如來佛祖,那又如何,只要寫了,就揚名了,並且也是一道無形的保護傘。再加上高士清加入,那麼竹紙也就安全了。
這篇文章寫得還可以。
但下面的詩賦讓蘇東坡頭痛了。
一個是他的弟弟蘇轍,他父親蘇洵在京城修《禮書》,自己差為鳳翔府籤判,弟弟雖被任命為大名推官,可拒授了官職,留在京城照顧老父親。
延州商戶想找他們很容易。
一個是他的好朋友章惇,這兩人乃是同榜進士,他去鳳翔府任職時,章惇正好擔任商州知縣,於是熱情招待。
這中間還發生了一些故事,兩人同遊仙遊潭,下臨絕壁萬仞,只有一個木架橋,章惇請蘇東坡過潭在崖壁上題書,蘇東坡不敢過,章惇用繩繫腰,躡之上下,神色不動,用漆墨書於石壁,章惇蘇軾來遊。
蘇東坡便說,子厚必能殺人。章惇問為什麼。蘇東坡道,能自拼命者能殺人也。自己的命都不愛惜,能愛惜別人生命嗎?
這是那一門道理?
還有福建因為養子女困難,一旦有了二三胎三四胎,父母不得不將子女活活放在水裡溺死。章惇就差一點讓父母溺死了,被他人救活,後來蘇東坡寫了一句贈詩,方丈仙人出渺茫,高情尤愛水雲鄉,章惇產生誤會。由是兩人交惡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恐怕未必,主要還是政治主張,黨爭!
但現在兩人關係很好,偶爾還有書信住來。
因此蘇東坡看著詩賦傻眼了,三弟,子厚,這就是你們寫的詩賦?
立即寫信給兩人,你們行不行啦,不行我來替你們代筆吧。
章惇還未得到訊息呢,可是蘇轍在京城鬱悶了,但他人在京城服侍老蘇,又沒辦法去延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