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現在卻是捨本求末。
如果這種思想不改變,即便范仲淹與王安石開辦了十萬座學校,宋朝還是如此。
“延州州學裡也比較亂,我進去乃是走一個過場,無論將來會不會中,不可能再進去了。你歲數還小,自律性差,若是進延州州學,未必是好事。還是那句話,若是我能在明年成功,你們得隨我走。若是不能成功,我另外想辦法。”
正說著話,外面衙役敲響銅鑼,高聲喊道:“放榜了,放榜了。”
“這麼快?”王巨訝然,這才幾天哪。
“大哥,快去看榜,”王儲道。
“好,”王巨帶著妹弟前去州學看榜。
已湧來許多人,不全部是學子與學子的家屬,有許多來看熱鬧的。
也有許多學子在城外或者更遠的地方,得派衙役上門通知了。那會更熱鬧,一旦榜名送來,整個村寨都會轟動。
朱家兄弟來了,李萬元兄妹也來了,包括秦氏都帶著下人跑來看熱鬧。
朱琦翹著蘭花指說:“提前恭賀小郎得中解元。”
王巨先是往後退了幾步,朱琦的蘭花指惹不起啊。
“朱大郎,這真不敢說。”
“難道你比不過我二弟?”
“那未必,七分靠打拼,三分天註定,也有運氣的。”
秦氏在邊上說道:“朱家大郎,你就不要再說了,一會兒榜一出來便知。若不中,空惹人笑話。”
王巨點點頭,舉子能中,這個解元真不大好說。
李妃兒悄聲問:“王郎,說不定呢。”
“只能用說不定吧,”王巨道。這是在延州,若是在其他教育發達的城市,解元兩個字提都不敢提。
秦氏道:“王巨,不要忘記了,如果得中,一定要回去拜祭你家的祖墳。”
王家的祖墳算不算王巨的祖墳呢?不過隨著在宋呆久了,王巨也漸漸融入這個國度,因此也點了點頭。
入鄉隨俗吧,想在這個世界裡生活得更好,或者有夢想將這個國家變得更好,得必須融入進去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於是他又說道:“如果我得中了,離開延州,讓妃兒代我去拜祭祖墳,否則二叔又去了南方,沒有了人燒紙線。”
李妃兒臉馬上就變得緋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