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歷史軍事>暗黑大宋百科> 第三一〇章 愛民如子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三一〇章 愛民如子 (3 / 3)

當天傍晚,王巨與侯可回縣城。

宋縣尉迎上前說道:“有十幾個鄉紳正在縣衙等候二位,說有事要謁見。”

“知道了,侯知縣,你猜他們來有何用意?”

“不大好說。”

“侯知縣,我朝以和為貴,為什麼周邊卻沒有一個朋友,倒是敵人諸多?”

“還不夠強大。”侯可嘆了一口氣說,王巨所言非虛。西夏遼國就不說了,大理不能算是敵人,但絕對不是朋友。交趾人更不老實,吐蕃本來算是朋友,可現在漸漸倒向西夏那邊,馬上熙河都要俯首向西夏稱臣了,哪裡稱得上朋友?

西域是朋友,高麗是朋友,但那是鄰居嗎?

“不夠強大隻是一方面,還有一個方面,那就是以和為貴。”

“怎麼講?”

“軟了。只好給別人好處買安,但人心無足意。國家也如此,今天給了一貫錢。明天他們就想一兩銀子,後天就想一兩金子,給長了,不但這些國家貪得無厭,反而似乎是理所當然了。然後呢,連朋友也沒有做了,最後滿眼是處皆是敵人。想要朋友,必須學會一手握著大棒,一手握著果子,聽話的賞果子吃,不聽話的大棒毫不客氣地打過去。當然,不給果子只給大棒,難免又要落一個窮兵黜武的下場。”

侯可沉思,說:“但不強大起來,如何手舞大棒?”

“侯知縣,指什麼為強大?難道非得軍事?外交不算強大,經濟不算強大?比如西夏,只要封鎖上十年八年,會有什麼結果?並且這只是初步階段,高明的得象秦國那樣,遠交近攻,有目標的揮舞著果子與大棒,幾百年如一日地去實現,那才真正做到了極致。”

“然而秦國迅速滅亡。”

“那也是必然,李斯說是以太山不讓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擇細流,故能就其深;王者不卻眾庶,故能明其德。是以地無四方,民無異國,四時充美,鬼神降福,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。有兩個問題,一是用人之道,量才是舉,唯才是用,所以秦王明知道鄭國是韓國人的奸細,然用之修鄭國渠,於是秦國更加富強。但秦始皇統一天下後,用了什麼人?第二個問題,是以地無四方,民無異國,既然混一天下,天下人都應當當成秦國人了,但秦國如何對待六國百姓的?如此,秦朝豈能不亡?”

“這似乎又是一個說法。”

“道理一樣,再比如我朝,不求用敵國之人吧,為何有南北分岐,說什麼南方人都是奸滑之輩,南方就沒有好人了?”

“可確實南方人不及北方人樸實。”

“侯知縣,或如寇準與王欽若。”

“正是。”

“那我再說一句,若無王欽若帶著孤軍奮戰在大名府,澶淵城下如何迫使敵人議和?寇準卻以為澶州之功是他一個人的,掛在嘴邊吹噓,又用南人來嘲笑王欽若,換作韓公,換作歐陽公,會不會反擊?”

“王欽若媚惑主上封禪,又受賄金。”

“真宗不封禪祥瑞,王欽若豈敢媚之,況且寇準似乎也贊成過真宗祥瑞吧?是收了一些賄賂,但侯知縣,你捫心自問一句,如今北方有多少士大夫派門人家人行商,兼併,行商也罷了,何曾納過商稅?兼併也罷了,為何要隱田?這與賄賂有何區別?我就不說王欽若在大名府表現的勇氣了,再說寇準,生活有多糜爛,想信你也知道吧。為何五十步笑百步?”

“子安,你是在狡辨哪。”

“好吧,那我再問一句,如今天下我估計耕地能接近七百萬頃,戶薄上只有兩百幾十萬頃,這些地上了哪兒,難道被上天偷去了?還有鄭白渠的地呢?”

侯可終於語塞了。

豈不是大家彼此彼此。

“好吧,這些不是你我議論的範疇,看看這些鄉紳們來幹什麼吧。愛民如子,不要搞錯了,我殺起人來也厲害。”

侯可哆嗦了一下。(未完待續)

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:()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