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歷史軍事>暗黑大宋百科> 第三五三章 種諤不死,邊事不己(下)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三五三章 種諤不死,邊事不己(下) (3 / 3)

“我朝賜姓,遼國也賜姓,但西夏沒有這規矩。再說,一個擄去的宋朝熟蕃何德何能。能讓綏州幾萬蕃人聽從他的號令?西夏又如何將綏州交給他掌管?”

“皇族?”

“臣想多半是皇族,不過拓跋遷徙定難四州後,繁衍至今,後人無數,倒是李繼遷一脈比較單薄。如今拓跋姓全部改成嵬名姓,即便是皇族,也不足以為奇,除非山遇兄弟那樣的嫡系皇室。”

“這個陸詵……”趙頊嘆息道。一個很簡單的道理,不知道陸詵從哪裡聽到來的訊息,居然將傳聞當成事實稟報。就憑這個不長腦子,也不能領手鄜延路事務了。

但事情並沒有結束。

西夏得到訊息,急了,立即從銀夏集結軍隊,準備奪回綏州。

種諤也知道西夏必出兵奪回綏州,綏州有軍寨,可是在原來宋夏邊境上,現在綏州收回來,這些軍砦不起作用了。可是時間緊急,因此先讓嵬名山一萬多戶百姓遷居於大理河畔,然後立即築起綏州城,也就是唐朝的老綏州城,位於大理河與無定河交匯處的三川口處。

西夏前鋒抵達,種諤縛毯為樓櫓狀,西夏前鋒離得遠,在宋軍掃蕩下,斥候不能靠近,看到宋軍在這短短几天內,就將綏州城築起來,以為有神助,於是退去。八天之內,敵軍三至。最後一次無法掩飾了,種諤親自出軍,將其擊敗。

西夏有點摸不清楚新綏州城那邊的底細,便轉到了懷寧寨方向。

經過這麼多天,西夏已經集結了四萬兵馬。

嵬名山這時候看到宋軍兵力少,什麼鬼的十萬兵馬,兩路合到一起,只有一萬餘兵馬,他心中有些後悔。

他後悔不要緊,主要戰意不強,種諤害怕懷寧寨出事,於是回宿懷寧寨,吩咐嵬名山,俺也不要你出全力打,投奔到宋朝來,就是想一個太平日子的,因此我只讓你挑出八百最強的正軍出戰,吸引敵人的注意力,然後呢,再讓城中的百姓張布囊手拿著鐵棍子做疑兵,其他的就沒你的事了。

事已至此,嵬名山無奈,只好答應。種諤卻悄悄帶著部下潛行到懷寧寨側面的吾祠谷,讓禆將燕達、劉甫為兩翼,他自己居中,然後說:“聽我鼓聲,緩則徐進,急則疾戰。”

次日會戰,西夏人正在懷寧寨前迎戰,種諤三路兵馬突然殺出。四萬敵軍大敗,被斬首近兩千餘人,獲駝馬鎧甲萬計。後來西夏又再次出兵,但這一回不是攻打,而是對付分居於大理河的嵬名山各部帳,又被折繼世擊敗。

西夏窮蹙。

但在綏州這邊同樣發生了爭議,一個現實的問題,陸詵不支援,折繼世的兵馬早晚得回府州。靠青澗城這點兵馬,如何與西夏舉國兵力作戰?因此孤城孤軍深寄賊境難守,不如棄之。

種諤急了,之所以受降,當真貪嵬名山這點民與兵哪?貪的就是綏州。宋朝的橫山包括後來的橫山與白于山,實際真正的橫山也就是保安軍西北到銀州這一段。拿下了綏州,等於拿下了三分之一橫山地區。而且新綏州就是在唐朝綏州城的原址上建起來的,扼大三川口上下無定河、大理河),西夏人號稱李王心,拓跋李家的心臟!乃是自古以來的上郡,其地地形高,可下視諸郡,因為旁著大河,其旁從沃野千里,可以置上萬弓箭手邊屯邊戍,敵人來了上萬弓箭手足以將綏州城守住,敵人走了,繼續訓練耕種。那邊不用朝廷派出禁軍來做戍兵,也不用什麼軍費,即可守疆。

小主,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面更精彩!

諸人不好再爭了。

但有一條好訊息,嵬名山看到種諤一二三就將西夏四萬軍隊擊敗,當然,這是臨時急忙湊出來的軍隊,也不能當真,但總是打敗了是不?因此悔意這才消失,也派出部下相助,居然在很短時間內,就將綏州城修好了。

西夏那邊同樣也苦逼了,打又打不贏,去年大敗,今年覆敗,這樣下去如何了得?

於是派使到西北揚言,蕃部嵬名山等五百戶內附,折馬山將兵入界招收,請以嵬名山還本國及誅馬山。折馬山就是折繼世的党項名,殺種諤不大可能,那麼殺掉折繼世。讓宋朝歸還一萬多蕃戶也不可能,只歸還嵬名山嫡系五百蕃戶,大家有一個臺階下,此事揭過,否則咱們沒完。

“陛下,殺折繼世那也是不可能,他是折繼祖的弟弟,一道密令,立即率府州子弟趕來,忠心可嘉,如何殺得,難道朝廷不想要府州了?因此西夏妄想的是看我朝能否繼續犯下仁宗時的錯誤,將嵬名山與親信五百戶交出。一旦我朝重新犯下這個糊塗,將他們交出。西夏必又象對待山遇兄弟一樣,射殺於邊境。嵬名山一死,綏州百姓必怨懟我朝失信,那時,縱然如種諤所言,派駐近萬保捷與弓箭手屯戍大理河,綏州也必失也。”

“哎呀!”趙頊叫了一聲。

王巨也失色了:“陛下,你不會真犯下這個錯誤吧?”(未完待續。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,歡迎您來投推薦票、月票,您的支援,就是我最大的動力。)

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:()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