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運司與三司很笨拙,但商人不笨拙啊。然而現在國家開了一個特大的買辦公司,這些商人怎麼辦?
商人就算了,關健這些商人的背後站著誰啊?就象朱歡與王巨的岳父等人背後是誰,高家,馬上有了趙念奴,還有王巨。只是朱李他們那個錢賺得光彩,用得光彩。
但性質一樣的,沒有後臺的商人早就淘汰了,就象後世的掃色一樣,掃來掃去,舞照跳,馬照跑,那麼掃的是誰?沒後臺的人。真正有臺後的人能掃得掉嗎?
況且是宋朝這種落後的商業經濟,能做這種長途生意的,若是沒有後臺,僅是路路商稅,就整垮掉了。
所以新法一出來,為什麼有那麼多大臣反對了。當然,也不是所有大臣都沾了腥氣,有的看到真相了,認為不能執行而反對,有的純粹智慧不及,做了人家的槍頭使喚。比如呂誨,因為不及司馬光智慧,所以被司馬光當了一輩子好槍頭。也就是智者馭人,愚者被人馭。但智者遇到更智的人,同樣也被人馭。同理,還有呂公著與範純仁,同樣被司馬光馭了大半輩子……
不僅這些大臣,這一動,高家與曹家同樣受到影響,他們在兩個太后面前嘀咕,兩個太后同樣也急了。
因此蘇東坡認為這條變法不可行。
不可行的變法,何必執行之,執行不了,反而讓天下騷動,不如不執行了。當然大蘇同樣不那麼光明,至少在去黃州之前,沒那麼光明……
大江東去浪淘盡一出,大蘇才開始昇華。大江不出來,他也就那麼一回事。
要命的是範二公子出來了,他現在擔任著陝西轉運副使,進京述職,趙頊便問:“陝西城郭甲兵糧儲如何?”
“城郭粗全,甲兵粗修,糧儲粗備。”
趙頊愕然道:“卿之才,朕所倚信,為何皆言粗?”
畢竟範純仁的德操那也是沒話說的,甚至吃一塊肉,都能讓人感到驚奇。
範純仁答道:“粗者,未精之辭,如是足矣了。願陛下且無留意邊功,若邊臣觀望,將為它日意外之患。”
實際意思就是很多不合格,但沒關係,有那麼一點做做樣子就行了。不要什麼城郭甲兵精良,糧儲完備,那樣邊臣又想發起戰爭,對國家不好。
這個理兒……沒法說了。
然後範純仁又說:“小人之言,聽之若可採,行之必有累,蓋知小忘大,貪近昧遠。願加深察!”
人家玩得是高雅,這個反對得多含蓄啦。
所以王巨說呂韓範,範純仁那怕他一生不吃肉,也不是范仲淹了,他同樣是這個利益圈的享受者。只能說他稍稍理智一點,小蘇是溫和的變法派,範二公子是不過份的保守派。以保守為主,但不排斥做一些調節,也就是呂夷簡碎步式的改革,務必求國家安靜,那可能嗎?特別是這時候的宋朝。
因此司馬光統統打倒時,他又站出來反對了。
但司馬光仍沒有正式發力,他正等著。別急,後面還有,有的是發力的機會……
青苗法。
就在這種情況下,鄭白渠竣工。
看著最後一道堰壩漸漸合攏,王巨無比後悔地想:我幹嘛那麼急,最好拖上一年哪。這時候進京豈不是最苦逼的!(未完待續)
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:()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