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歷史軍事>暗黑大宋百科> 第四四六章 下江南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四四六章 下江南 (2 / 4)

結果司馬光不滿呂居簡,對呂居簡發起攻擊,趙頊就問呂公弼,呂公弼說,那麼就給呂居簡換一個官職吧,司馬光就無可爭了。於是呂居簡又外放到廣東擔任廣南東路經略使了。這一年在嶺南老死。這事兒還沒有完,在史上司馬光擔任宰相,又再度打壓呂居簡的後人,導致呂居簡後人幾乎無人為官。那時呂公著,呂公孺還活著,並且身居高位,也沒有那一個作聲。

要知道沒有呂蒙正,那來的呂夷簡?

再說到了呂嘉問這一代,僅是呂夷簡這一脈就有十幾個子孫了,呂公弼自己也有好幾個孫子,平時能給呂嘉問多少關愛。

就象王巨二嬸吧,王巨雖然不會恨二嬸,但對二嬸的看法與對二叔的看法終是兩樣的。
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
所以呂嘉問不算雷,真正雷的是另外兩個人。第一個是唐坰,他想上位,趙頊與韓琦鬥法時,及時上書,秦二世制於趙高,乃失之於弱,非失之強,韓琦喜,留之秘書省。現在看到王安石能真正得勢了,又及時上書,青苗法不行,宜斬大臣異議者一二人。

如果真將司馬光與文彥博斬了,保證天下太平了。

但以宋朝的制度能斬嗎?若是能斬,當初趙頊就將歐陽修斬了。

不過王安石很喜歡,薦為御史。然後王安石會很很很地喜歡……

寧州通判鄧綰上書時事十條。又說,陛下得伊呂之佐呂,呂尚,姜子牙),作青苗免役等法。民莫不歌舞聖澤,以臣所見寧州觀之,知一路皆然,以一路觀之,知天下皆然,願勿移於浮議而堅行之。王安石看後很高興。便立即讓趙頊召到京城述職。趙頊問,識王安石否。

鄧綰道,不識。

趙頊道,今之古人也。又問,識呂惠卿否。

鄧綰道。不識。

趙頊道,今之賢人也。

鄧綰退,這幾句對他得到太多資訊了,於是立即拜訪王安石。

這時曾公亮已罷相,若是王安石將兩個首相架空,陳昇之倒也罷了,但只剩下他一個首相,王安石繼續將他這個首相架空。矛盾更加激化,加上新任樞密副使馮京也排斥變法。正好王安石致齋日,不當值。於是陳昇之與馮京二人將鄧綰又調回寧州做了知州。

你到京城來一趟。便升官了,還要如何?

鄧綰感到奇怪,要知道王安石此時在京城最缺少的就是附庸他的大臣,為什麼又將自己放到了寧州。因此暗中打聽了一下,立即揚言道,急召我來。為什麼又讓我回去?

有人就問,君當作何官。

鄧綰說。不失為館職官。

這人繼續拿鄧綰開玩笑,難道你不想進一步做一個諫官嗎?

鄧綰大言不慚地說。正自當爾。

但真不好笑,原因很簡單,若是他真回去了,也就回去了。但將事情挑開,你王安石還能不庇護,如果這樣還不庇護,以後那一個人附庸於你。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