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歷史軍事>暗黑大宋百科> 第四四九章 十將;血衣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四四九章 十將;血衣 (3 / 4)

還未到正午,軍隊抵達鬧訛堡下。

西夏役夫看到宋朝大軍,譁然道:“我們只是修堡,不與漢家爭。”

西夏人多稱宋朝為漢家,中國,罕稱宋朝,這也是多數黨項人對宋王朝的不認可。

李信不理睬,他看了看,兩個堡都修了十幾天,天數不多,不過人數多,有的地方都修了一個好樣,堡牆大半人高了,不過還有幾個豁口。他騎在馬上,看著東西兩邊的豁口,下令兩支騎兵,也就是那支蕃騎與保捷騎,讓他們衝過去。

西夏人看到“講理”不行,只好反抗。

在西夏密集弓箭的射擊下,兩支騎兵迅速犧牲了十幾人,李信只好下令撤退。

這也只是一次試探性的進攻,就連康成在後邊看著,敵人計程車兵數量真不多,多是役夫在反抗射擊。只要衝進堡內,大捷就有了,頂多是得付出多少犧牲。況且後方還會有一支強力的援軍即將到達呢。

李信又下了命令,讓兩支步軍在前方掩護,兩支騎兵在後面攻擊。

一般宋朝戰術是蕃軍在前衝殺,能撕破對方的陣型,後面禁軍跟上。若是蕃軍都撕不開對方陣型,即便派上禁軍作用也不大了。不但李信,種諤如此,王韶如此。只有呂惠卿異想天開,進行改革,蕃漢雜間進攻,結果失敗了。

然而面對一群嚇變了色的役夫,還需如此嗎?

誰料到,隨著宋軍進攻力度的加大,堡內反擊的弓箭卻更密集了。

而且這是戰役型的大堡,對地勢選擇十分慎重,比如大順城的前身是西夏後橋寨,它在西山之東,范仲淹與蕃將趙明奪下後,立即在西山之西築城。再比如疆砟堡,也在山坡之東,王巨奪下後,將此堡毀去,改在坡西重新築堡,命名為安疆堡。

之所以這麼做,取的就是地勢之利。

鬧訛堡也是如此,築在嶺東,居高臨下。

西夏人頑強反擊下,這次進攻又不果。

李信無奈,只好下令三軍壓上。

正常情況下,大軍交戰,雙方都需要保留一支預備隊以防不測,或突圍,或側應……不過兵無常勢,現在的情況是隻要衝進堡內,那麼就會迎來輝煌的勝利。這群懦弱的役夫所仗的不過是地勢,現在李信用優勢的兵力強行衝鋒,似乎也沒有錯。

六營官兵分成兩路,步兵在前,騎兵在後,幾員主將殿在最後面指揮。

康成所在的廣銳軍也位於中間壓上了。

他們進攻的是北面那個豁口。

前面不時傳出喊殺聲,嚎叫聲,慘哭聲。

這一回戰事更加激烈,也意味著犧牲更多。但暫時還不會對康成產生危脅,他這一小隊也是清一色的騎兵,壓在後面的,一旦步兵衝進豁口,才到他們正式衝鋒的時候。

就在此時,堡內揚起一面大旗。

幾乎同時,兩邊山嶺響起一聲聲嘹亮的號角,隨著大量的西夏士兵與手持著武器的役夫,從兩邊山嶺密密麻麻地撲過來。

小主,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面更精彩!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