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後就是植樹造林,這個能不能成效果,王巨不大敢說了,只能說努力了。
宋朝有的官員比王巨更關心民生,然而因為見識不同,象王巨這樣大規模的誘導百姓去致富,可以說整個宋朝破開荒的第一次。
然而這麼做,手中得有錢。
沒有了這些商稅,王巨就是想到了,也沒有辦法做到。
或者從那幾個作坊裡撥出錢,不說那幾個作坊還要努力支付著王巨承諾的兩百萬,就是沒有這兩百萬,也不能撥,那是純找死的。
只是在王巨推動下,慶州出現了古怪的一幕,為了湊集一萬貫到五萬貫商貨,以減輕商稅,各商賈往往將商貨聚而不發。一旦發出,那就是浩浩蕩蕩的一支龐大商隊,無比的壯觀。
所以慶州不知不覺就變好了。
而且慶州大大小小的官員也象做夢一樣。
十八萬貫商稅哪。也許鄂州杭州那邊的商稅更多,但這裡是慶州。雖然王巨又將它花掉了,可這十八萬貫是收上來的。
若是宋朝能保證這個數額,豈不是僅是商稅一樣,就能得到三千萬貫?
祖陽妻子端來茶。
王巨喝了一口說道:“不錯,好茶。”
然後又看著那一排圍觀的織女們說:“不要看,我不是星星……與你們一樣,是人,有血有肉,也怕死,因此西夏出萬金買某的腦袋,某出行只能帶著一大群侍衛,甚是不便。”
說著,放下茶碗,上馬回慶州了。
祖陽站在哪裡默送良久,最後對那些發著花痴的織女們說:“明公是好官,但你們沒有那福份,幹活去吧。”
全二長子在馬上說:“明公,你恐怕是慶州最好的知州吧。”
“不是,比起范仲淹。我差遠了。”王巨說道。
其實論用心,王巨真不如范仲淹。只是自己有著一根大手指頭罷了。
如果范仲淹也有著這根大手指,還不知會將慶州變成什麼樣子呢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面更精彩!
全二長子不相信。
他是最早跟隨王巨身邊的人。雖然這時代因為生活所逼,百姓懂事得早。不過那時候王巨表現已遠超過同齡人。
因此包括全二長子也難免會想。王巨是不是星宿下凡。
不但全二長子,恐怕現在慶州九成百姓都不會認同王巨這句自我評價。
有一件事就可以看出來了,瓊娘臨盆,王巨派人找接生婆子,一下子整個慶州城都轟動起來,都自發替王巨找最好的接生婆。一下子便來了六七個接生婆。
王巨撓撓頭,說了一些感謝話,都來了。那就一起進屋接生吧。
然後王巨坐在外面緊張地等待著,這時代醫療技術太落後了,一個難產,母子會全部完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