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歷史軍事>暗黑大宋百科> 第640章 前世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640章 前世 (3 / 4)

“行,燕將軍有沒有抵達彼岸?”

“平安抵達。”

“那就好,慢慢拖上這一年。”

“恩,應當無妨。雖然去年一戰我軍損失慘重,然而一度讓交趾產生滅國危險,他們也害怕。所以以後不會安份,但不敢過份。”

“這倒是,交趾政策比較狡猾,還沒有入侵我朝,立即遷徙百姓去了地哩三州,生生讓占城無法攻佔。”

“占城也不是好貨色。”王巨不屑地說。

這件事也要寫奏章的。

王巨寫了奏章,迅速送到京城。

趙頊看後再一次暴怒,將奏章扔到地上,怒道:“欺人太甚!”

王珪將奏章重新撿起來說:“既然朝廷已派王巨經營兩廣。幾年後當替大宋雪侮之,陛下不用動怒。其實這樣也好。朝廷不能伐無義之兵。”

趙頊走了幾步,問:“王巨上書建議由海路運輸木棉。你們商議得如何?為何久拖不決?”

“有人同意,但也有人反對之,原因有二,海路陌生,大家依然多認為比從內河運輸風險性大。其次季風也是問題,早熟木棉可以搶著季風運到北方,晚熟的則來不及了,必須等到來年才能運回北方。”

“那就等一等,難道廣南沒有儲倉了嗎?”

“那樣老臣就擬一道詔令,發向廣南。”

吳充在邊上說道:“陛下,如果藉助海船,恐怕海商更加肆無忌憚。”

“幾年後朝廷即派官員管理,有何忌憚?”

“但朝廷派誰去管理,還有如何管理?”

趙頊語塞。

這個忌憚的不僅是海商,實際也忌憚了王巨。

今年災害還是蠻嚴重的,特別是東南。

趙抃在越州,看到災情嚴重,於是學習王安石,諸州皆列榜道路,嚴禁糧商漲米價,只有越州列榜於道路,任聽米價踴漲。諸州米商聽說後紛紛將米運向越州,運來了運不回去了,只好跌價賣了,於是百姓無餓死者。

其實這種做法是真正的損人利己,糧食是有限的,越州百姓得活了,其他地區百姓悲催了。

有的大臣反映兩浙餓死者什五六,十個人有五六個人餓死了。肯定沒有那麼嚴重,但確實餓死了不少百姓。不僅是旱災,主要是蝗災,實際災害最重的地區是兩浙、淮南東路,真正的魚米之鄉,比如兩浙圍,江東圩,旱災不會產生多大影響的,然而蝗蟲來了,連圍田圩田的青苗也食之一空,這才帶來了致命的災荒。

和州滁州官員上書,說老百姓沒得吃,都開始捉蝗蟲吃。

在古代,百姓對蝗蟲很敬畏的。

餓到這份上。

趙頊問發運副使盧秉,可有此事,盧秉老實地說道,有之,民飢甚,死者相枕籍。

趙頊慘然。

正好海商的糧食到了,解決了朝廷的燃眉之急,然而因為占城的不配合,海商籌集的糧食不足,於是還留下一個尾巴。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