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歷史軍事>暗黑大宋百科> 第670章 我是第三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670章 我是第三 (3 / 4)

…………

“少保,摺合了一下,大約在九百七十萬餘貫。”黃驊說道。

這便是這次出兵的收穫。

大部分是在毗闍耶城中替占城鎮壓與“賓童龍反叛分子勾結”的婆羅門、剎帝利所得,餘下的就是鎮壓賓童龍宋軍的一部分收穫。

與訶黎跋摩談判好了,燕達也率領餘部大軍進入毗闍耶城,裡州開始撤退。

這些百姓重新裝上船,運到中原。實際王巨也沒有害這些人,呆在彼岸那個島上,多數人過著原始狀態的生活,即便沿海地區有了一些文明雛形,也不是很先進。

因此人的壽命很短,如果能計算,平均下來,人均壽命不會超過三十歲,為何這麼短,因為許多嬰兒活不到幾歲就死掉了,王巨幾乎沒有看到超過七十歲的老人。

如果他們到了中原後,又不生事,若再遇到一個好主戶,生活能比彼岸島上生活好上數倍。並且他們後代就會漸漸融入這個發達的文明體系。當然這個人種也會象當年鮮卑人那樣消失了。

是好是壞,那就看站在什麼角度了,最少比美帝對印第安人的政策強。

但有三夥機靈的交趾百姓察覺不妙,集結無數百姓反抗,然並卵,迅速就被鎮壓下去。只能說這三夥人掀起了三場不愉快的小插曲。

並且時間也等不起了。

如今船隻經過陸續改造後,有許多大型海船變成了五桅九帆,從而達到八面風八面風,就是帆船時代船隻有許多主帆側帆,因此可以透過調節各個主帆與側帆利用不同的風向,從而使船隻保持一直迅速地航行,鄭和下西洋時曾一度達到九桅十二帆,因此可能這種寶船已達到了木船結構的最大極限,兩千多噸,甚至三千噸,但不可能幾萬噸,那有點扯)。

這也讓王巨一度迷惑,古代不是兩桅船三桅船嗎,他受到加勒比海盜影響了。

因此這個船隻技術在王巨大力推動下,如今幾乎已經達到了元朝的巔峰時代,遙遙領先於北宋的船隻技術。

但不管幾面風,不可能頂風風帆還能推動船隻航行。

那麼在頂風時,只好放下搖櫓,落下所有帆布,幾十人上百人搖動大櫓,繼續逆風航行。但這個距離是休想指望能航行多遠了。

這就要必須搶到季風,實際後面的一些船隻可能已經開始頂風航行了,不過後面的是疏散到福建路的流民,而非是進入長江,問題也不大,但時間肯定耽擱不起。

流民轉移走了,占城人長鬆了一口氣,雖然宋軍已經駐紮在毗闍耶城了,但沒有胡作非為。而這些流民一旦湧過來,那就不是胡作非為那麼簡單了,而是徹底的成為死寂之地。

然後在王巨與訶黎跋摩號召下,兩國組成大軍討伐賓童龍的叛軍。

王巨不是好心,不讓他們統一起來,真臘人過來了,占城只能束手就擒了。
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
但他有點小視了賓童龍的頑強,好在他行軍向來小心,雖然是一個小地區的反叛,王巨仍出動了數千騎兵,以及一支龐大的水軍,最後燕達看到有些不妙,直接將大軍投入主戰場,這才將賓童龍叛軍平滅。不過這一來,終於給宋朝帶來四五千傷亡。

而且在賓童龍地區收穫也很少。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