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歷史軍事>暗黑大宋百科> 第683章 文豪的產生(上)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683章 文豪的產生(上) (3 / 3)

蘇東坡招待,又將他寫的詩作拿出來給沈括看。

後人紛紛替蘇東坡叫冤,但實際後人往往不知道早期蘇東坡那張大嘴巴,多招人恨!

而且也非是王巨所想的那樣,沈括用此向王安獻媚。王安石早下去了,獻個屁的媚,更非是沈括嫉妒蘇東坡。

主要原因王安石下去後。沈括想做兩面派,怦擊變法不妥,結果讓趙頊貶放下去。沈括這才明白,王安石下去,乃是皇上將王安石當成了頂罪羊,緩解變法引起的矛盾,同樣趙頊在收攏權利了,將權利集中到他手中,這兩條不論那一條王安石都得下。但變法仍在繼續。

看清楚了趙頊這一動向後,再加上蘇東坡招人恨。於是蘇東坡便成了沈括想再度上位的犧牲品。

這時候蘇東坡嘴巴大,說話寫詩不經大腦考慮。詩作裡確實有許多“可疑之處”,不僅那個根到九泉無曲處,世間唯有蟄龍知。有人說陛下飛龍在天,蘇軾以為不知己,反欲求地下蟄龍,不是想造反嗎?趙頊便說,詩人之詞怎麼可以這樣理解?

所以這一句並不致命。

關健有很多句,比如青苗法,蘇東坡在詩中就寫到,贏得兒童語音好,一年強半在城中。因為變法苛民,逼得農人一年要進好幾次城交稅,最後莊稼都荒蕪了,只落得自家孩子因為常跟著進城,說話時都帶著城中口音。

確實熙寧新政中有許多坑爹的變法,但也不會辛酸到這一步,若那樣,為何趙頊即位時只有一千四百萬餘戶,到了他逝世時卻接近了一千八百萬戶,比宋仁宗時人口增漲的速度還要快?

可能會有極個別現象,但這句蘇東坡無疑誇大了。

再如趙頊興水利,蘇東坡譏笑道,東海若知明主意,應教斥鹵變桑田。其實中國地形並不好,不及美帝,不及阿三,正是祖先一步步將滄海變成桑田,才建設起這個美麗的家園。如果沒有水利,那來的五千年綿延不絕的華夏文明。蘇東坡這樣寫,過不過份?

趙頊以明法課官吏,難道做錯了,如果官員不知法,如何判案?看看南京那個姓王的法官因為不懂法,然後判彭宇案使中國道德倒退了多少年?法官怎麼不懂法,天曉得了,或者不懂法,或者懂法卻將法律當成兒戲了。但蘇東坡又譏笑道,讀書萬卷不讀律,致君堯舜知無術。

趙頊鹽禁,蘇東坡又寫到,豈是聞韶解忘味,爾來三月食無鹽,這時候蘇東坡不是以罪犯身份去黃州的蘇東坡,最少是一個大州的知州,說這話損不損人……

好多好多。

沈括便將這些詩句抄錄下來,他沒有直接出面,而是交給了李定。

李定立即上書,替蘇東坡定了四條大罪。

另一個御史舒亶也上書彈劾蘇東坡,這個被餘秋雨罵成噁心小人的人,乃是宋神宗時一個很了不起的大臣,與王巨是同年進士,剛正不阿,嫉惡如仇,第一次大順城之戰過後,他前去西夏談判,兩國正是關係惡化之時,他謝絕了任何護衛,單槍匹馬衝入西夏,西夏人將刀架在他脖子上,面色夷然不懼。而且他罷官後家無餘資,兩袖清風,憑藉這兩點,就不知比大蘇強了多少倍!況且蘇東坡確實是在胡說八道,這也是在宋朝,如果換成明清,就憑藉蘇東坡這些詩句,早就抄家滿門了。

於是趙頊下詔,讓知諫院張璪與御史中丞李定共審此案。

朝廷派人去湖州拿人。

蘇東坡現在的妻子叫王閏之,乃是他第一個妻子王弗的堂妹,聽聞後泣不成聲。蘇東坡安慰道:“你就不能學人家楊樸的娘子,作首詩送行麼?”

楊樸乃是宋真宗時隱士,被強迫召見,宋真宗問卿臨行時可有人贈詩?楊僕說,只有臣妻作一首詩,更休落拓耽杯酒,且莫猖狂愛詠詩,如今捉將官裡去,這回斷送老頭皮。

以宋真宗那個好玩的尿性,哪裡會殺楊樸?

這說明蘇東坡這時心情還不錯,宋朝不殺士大夫,連刑都不上士大夫,不要說士大夫,當年宋仁宗時有一個不得意的文人作詩說我想把劍門棧閣燒了,將成都變成一個獨立王國。宋仁宗不過啞然一笑,還給了這個文人一個小官做做。

然而不是那麼一回事了。

路上看到牢卒的態度,蘇東坡意識到這一行真的兇險多多,一度想跳江自殺,即便入獄後,也將許多青金丹埋入土中,準備一旦得知自己被處死,搶先服毒自殺。

而且這個案子牽連也遠比大蘇想得要大……為什麼呢,因為大蘇有才啊,每詩詞出,天下傳唱,這些詩詞便成了反對變法最嘹亮的號角。王安石都下去了,你還在繼續吹。那麼你反對的是那一個人?這比那句將劍門燒掉實際後果嚴重得多了。(未完待續)

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:()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