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過之前給了緩衝時間,有些部族已經向宋朝示好,這些部族必成了最好的內應。
至於永樂城的血仇,只能放一放了。
鎮壓是避免不了的,但不是要對所有村寨進行鎮壓,而成了有選擇的鎮壓。
數萬大軍就象推土機一般,節節挺進,更多的部族陸續地向宋軍誠服。
如果這段橫山再失去了,那麼九成橫山都要被宋軍拿下,西夏無奈,從夏州銀州石州陸續調出兩萬兵馬,對橫山進行支援。
若只有延州這一部兵馬,說不定兩軍於橫山僵持下來,劉昌祚的兵力雖多一點,可不佔主場優勢。西夏兵力雖少一點,士氣也低落,不過佔據著地利與人和的優勢。
但問題是宋朝於其他地方還有著許多兵力,西夏大軍向橫山挺進,河東路發兵了,訾虎與折可行帶著府麟路的兵馬,苗授帶著他訓練兩年多的邊軍,合計近四萬兵馬,一萬民夫,殺向了銀州。
西夏連忙分兵援救,但是劉昌祚暗中將前來支援的張守約兵馬置在了米脂寨,府麟路發兵時,張守約帶著環慶路的兵馬,殺向了橫山,生生將西夏分出的這支兵力堵在了銀州城外。
銀州城沒有援兵到達,幾路宋軍猛攻之下,守城的主將見城池無法守住,主動率領城中的兩千夏軍投降了。
得到了銀州,幾路宋軍繼續西進,夏軍無法抵擋,節節向古長城撤退,撤出了古長城外,幾路宋軍也就沒有再追趕了,而是繼續將百姓向宥州或者南河套驅逐。
其實這時候可以收攏一部分百姓,但問題是大夥對這裡的百姓皆不大放心,又無法安置。置於渭源那是最好不過了,可從這裡到渭源太遠,如果將幾萬戶百姓向渭源遷徙,說不定會有意外發生,也會花費大量的財力。
延州也有許多地方可以安置,但就是王巨來了,也不敢將銀州石州的百姓往延州綏州安置,弄不好會出大麻煩的……
所以進一步地驅逐,不是忠於西夏嗎,你們現在走投無路了,看看西夏有沒有拿出錢糧救濟你們。
救也不問,那會將西夏徹底拖入泥潭。
不救,這些百姓則會對西夏漸漸失望。
這不是陰謀,而是陽謀。
但暫時宋軍又從山外撤了回去,眼下在這裡。宋朝沒有群眾基礎,又位於山外,不易防禦。不過這段北橫山則拿下了。而且經過一張一馳,對西夏死忠的部族也甄別出來。全部攆走。
宋軍做得也狠,連高梁的青杆,都強迫西夏百姓割下來,運回去當成了飼料。
此役,沒有擊殺多少西夏將士,不過意義非同小可,整個綏州終於收了回來,不但整個綏州。九成橫山地區,全部被宋朝掌控。
小主,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面更精彩!
就是以後宋朝不伐夏,攻防之勢也完全顛倒。
訊息傳了回去,舉國歡慶,一個橫山,將宋朝害苦了。
但西夏面對宋軍這種穩打穩紮的進攻,卻是束手無策,梁氏集團更是人心惶惶不可終日。不過宋軍對西夏的進攻,暫時性全部停下來了……因為宋軍的重心轉到了湟州。
李憲拿下了蘭州後,於蘭州兩邊陸續建了龕谷堡。吹龍堡,西關堡,勝如堡。質孤堡,東關堡,阿千堡,皋蘭堡,不過在西夏陸續進攻中,勝如堡、質孤堡、皋蘭堡,甚至連西關堡都陸續廢罷。
平夏城、天都山、鳴沙城、古烽臺,四次大勝,也將西夏大半兵力消耗掉了。
於是王文鬱與李憲又將西關堡重建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