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歷史軍事>暗黑大宋百科> 第840章 富弼出使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840章 富弼出使 (3 / 3)

後面這一條很重要,這才導致遼興宗兵伐西夏,河曲慘敗,西夏同樣雪上加霜,然後才有了“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”,也就是宋朝最長時間的一段和平時光。

不過富弼不甘心,讓呂夷簡強行在國書附加了三個要求,我們宋朝給了,但兩國邊境上湖塘不得擴大,兩國不得於邊境添兵,兩國不得收留對方逃亡人員。

這三個附加的要求同樣很重要,因為遼國屢屢用宋朝於邊境擴大湖塘說事,但他們自己兒也在做,要我們宋朝不增加邊境實力,你們也不得於邊境增加實力與防禦厚度!

還有邊境不得增兵,就象慶州之戰,遼國隱晦地出兵,正是這一條,始終沒有真正將兵力調到前線邊境處。當然,也約束著宋朝,比如王巨提議的訓練邊兵,也是在二線訓練邊兵,而不是真正的最前線,這有效地保障了兩國和平。

呂夷簡與諸相公起草國書誓書,兩份國書,三份誓書,以及相關的副本,一共十份。富弼再度先行去了遼國,原因是時間太過緊迫,可他終是文臣,速度有限,因此讓他先行,後面用特腳遞方式將國書追交給富弼。然而這十份檔案到了武強,才追交給了富弼,這讓富弼產生懷疑,於是冒著風險開啟來看,發現他提出的三個要求不見了。

富弼大怒,按照制度,他無法回來了,不過正好他的好友蔡挺在長壽老家守孝,於是請求蔡挺赴京責問呂夷簡,呂夷簡回答說,國書不用更改,這三個要求可以口陳給遼人。

富弼更怒,不顧制度,暴跳著回到京城,向呂夷簡開火,“語益侵夷簡”,呂夷簡讓他弄得沒辦法,只好說,此誤爾,當改正。富弼老岳父晏殊在邊上也和稀泥,富弼氣憤地說,晏殊是奸邪,與呂夷簡結黨營私,欺騙陛下。

這種種,導致了後來的君子們一起炮打呂夷簡。

但王巨卻說得更深一層,首先是呂夷簡為什麼這麼做,呂夷簡肯定不是奸臣,並且提議富弼出使遼國的,正是呂夷簡,別的大臣沒有這個膽量與氣骨,去了也談不好!不但富弼,如韓琦、龐籍與范仲淹的重用,全部是呂夷簡陸續提撥上來的!

那麼為什麼呂夷簡這麼做,當時是將君子們氣壞了,然而背後的情況,是宋朝危機越來越重,如果遼國真的在那時候出兵宋朝,宋朝在遼夏兩國進攻下,都可能有……亡國之危,所以呂夷簡擔心這三個要求太過強硬,怕遼國不同意,沒有寫在國書上!
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!

當然,那次富弼兩次出使遼國,表現得有禮有節,確實做得不錯,能夠名垂史冊。

不過萬一呢?

這還有一個例子,那就是寇準將宋真宗推到了澶州前線,成功了,因此寇準成了宋朝名臣,甚至讓後人都看不到寇準身上的許多缺點,比如他看不起南方人為後來南北之爭留下了隱患),任人唯親,等等。

但後面呢,比如大太監王振將明英宗朱祁鎮蠱惑到了土木堡……或者東京保衛戰時,李綱暗中提前將徽欽二帝轉移到洛陽,不讓金人成功“斬首”……

作為一國首相,這種擔心是能理解的。

可是沒有多少人理解呂夷簡的苦心,然後有了倒呂事件,君子上位,又有了倒夏事件,特別是石介,在《慶曆聖德詩》裡寫下,於維慶曆,三年三月,皇帝龍興,徐出闈闥……事實上慶曆新政真相,完全是一場鬧劇。

接著又寫了范仲淹與富弼是一夔一契,能比美上古時著名的大賢臣。“大奸之去,如距斯脫”,那時夏竦有多慘,還不夠嗎,還不夠嗎!至少沒有俺夏竦,你韓琦是死啦死啦的!

還有……《朋黨論》。

其實從那時,宋朝已經開始在積累著龐大的戾氣。

最後王巨又說了一個問題,遼國那次陳兵邊境,絕對不是僅僅勒索而來的,不過富弼表現不錯,最終讓遼國得到了二十萬退兵回去。可背後是遼國同樣意見不一,有的想出兵,有的不想出兵,再加上富弼的表現,以及二十萬好處,讓“親宋派”佔據上風,這才是那次富弼二出遼國的全部真相。

然而問題是遼國內部的兩種意見衝突,宋朝有沒有察覺……

至少有不同意見,作為一國宰相,不能當著遼國使者的面表露出來吧。(未完待續。)

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:()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