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歷史軍事>暗黑大宋百科> 第841章 一土蓋天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841章 一土蓋天 (3 / 7)

“比如建房宅,想要房子牢固,必須地基打得牢,這個地基就是基層的百姓。但是現在呢?”

“一個國家想要穩定,必須一大一中一小。中,國家也。國家必須要保持著良好的財政,這樣才能用於軍防,用於救災賑濟,用於民生,不過能持平略有盈平即可了,不可重斂百姓。而且這些財政非是用於皇室揮霍的,用於士大夫權貴鋪張浪費的,它們必須用在國家與百姓身上!”

“小是權貴與士大夫,他們比普通百姓富足就可以了,然而必須保障所有百姓衣食無憂,這才是一個國家穩定的基礎,否則歷朝歷代的揭竿而起,還會發生在我朝。”

“何謂與士大夫共治天下,錯,文公指的乃是與士大夫共享天下。至於普通的百姓,只是小民而己。因此司馬光才會對販夫走卒穿羅襪反感。實際上,如果所有販夫走卒,普通百姓都有錢帛穿羅襪新衣服,能有蔽風雨的房屋,能一日三餐不發愁,那才叫國家大治。”

“然而我為相時,針對這三條時弊,做了那麼多妥協,依然讓許多人憤恨之。”

“陛下,諸公,特別是在經濟上,我相信,暫時恐怕沒有什麼人能有我的巧思了。”

王巨所說的,有許多幾人還是不贊成的。

比如王巨所說的一大一中一小,其實就是一個金字塔吧。

然而在其他人心中,不是他所說的金字塔,而是皇室最大,其次是士大夫外戚權貴,再到各地鄉紳,普通百姓嘛,不讓他們大規模餓死就好了。

或者換一種說法,也就是古代的三級制度。

一般朝廷的政令下達到各縣官員手中,再由各縣官員傳達給各地鄉紳,朝堂、地方官員、各地鄉紳,也就是官員鄉紳共治天下的模式。

再如兼併,兼併確實是一個問題,但相比於前朝前代,宋朝算是很好了,最少唐朝的部曲沒有了,就連四川的旁戶,也隨著王小波李順起義瞬間消失了。

要麼就是夔峽路的一些蠻人地區,但這些地區,前面朝代也沒有完全治理妥當。

不過對於王巨在經濟上的貢獻,大家都認可的,雖然王巨下去,這一年多時間宋朝經濟還是不錯的,然而那也是在蕭規曹隨基礎上才保持著經濟的繼續發展。

可王巨不久就要離開宋朝了,這種勢頭又能保證多久?

並且就是王巨的策略,也是治標不治本的策略。

為什麼王巨反覆說這個兼併?

其實這也是王巨兩世為人的親身體會,比如前世七十年代,許多老百姓生活越來越艱難,就象王巨自己吧,八十年代初,他開始記事了,但那時候他一家仍不能保持溫飽,一年看不到幾次葷腥。後來改革開放了,生活也越來越好了。但為什麼一些百姓不感恩,為什麼有那麼多毛左?不僅僅是金錢至上,道德淪喪。那只是表面,看看國家有大災到來時,百姓是什麼表現?道德仍存在百姓心中!可能老人倒在馬路上沒人敢扶,可是最少有六成百姓很想很想扶!

真正原因還是變相的兼併,造成兩極極度分化,不說別的,一個房子就讓許多貧困百姓壓得喘不過氣來了。

小主,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面更精彩!

沒有了幸福感,還不如七十年代呢,至少大家一樣窮!

不過前世這個問題不大,至少科技帶來的變化,讓大多數人不至於餓死凍死,然而放在宋朝這種低下的生產力,如果兼併越來越嚴重,那則會餓死人凍死人。或者放在七十年代,又是兩極極度分化,則會形成什麼後果?

如果兼併趨勢不制止,繼續蔓延下去,即便金人不南下,宋朝內部也會爆發嚴重的危機。

然而王巨也不能有很好的辦法去解決,也說了許多遍,於是迅速轉移了話題。

“所以諸君要努力了,不過我說這些,是說另外一件事,範公,前天宮宴上,我舉止有些不當吧?”

“呃……”範純仁不知道如何回答。

那天王巨先是莫明其妙的強硬,然後又莫明其妙的不作聲,王巨不作聲了,面對著強大了遼國,誰還敢作聲,因此順利地搭成了一些口頭協議。隨後,兩國使節就返回了。

“我這樣做是有原因的,範公,我這種種安排,主要是為了順利而又輕鬆地拿下西夏。甚至現在拿下湟州地區了,我都不想發生阿里骨背叛的事件,因為在那時,無疑增加了許多變數,也逼得我不得不修改了作戰計劃。”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