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歷史軍事>暗黑大宋百科> 第二一八章 王巨的審判(下)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二一八章 王巨的審判(下) (2 / 3)

似乎很複雜,但就是沒有韓琦,以前權利中心的勾心鬥角還是如此這般……

因此韓琦謙虛地盯著文彥博:“寬夫,我與蔡挺不熟悉,你以為如何?”

相比於韓琦天天被趙曙坑得在熔岩上烤,文彥博要輕鬆得多,孝期守完,趙曙惺惺示好,但文彥博領情不多,以他的聲望資歷,僅是擔任一個被架空的西府首相,至於要領那麼大的人情嗎?並且他也隱隱看出來,這個濮儀之爭乃是一個超級的坑哪。因此他不表示反對,也不表示支援。

正是因為這個態度,為他在後面撈了很多好處,王安石悲催了,然後文彥博再將指揮棒交給司馬光……

不過說起來,王巨能與文彥博沾一些腥氣,一是竹紙,二是文彥博載培過張載,王巨是張載的門生,當然,這個攀得太遠,除非王巨學習蘇東坡那樣,親自拜謁歐陽修,俺就是你門生了,否則文彥博不會買這個賬的。
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!

因此他實話實說:“陛下,現在大家都在猜測,西夏人會不會象王巨所說的那樣派大軍入侵,大家都不敢斷定。如果西夏真的入侵,那確如王巨所說,可能是十萬左右的軍隊,至少以前李元昊之時,與吐蕃、遼國以及我朝先後交戰,每次都派出了許多兵力,少者七八萬兵馬,多者十幾萬兵馬。不過老臣仍然很懷疑,據老臣在西府所知,慶州不過四十餘營官兵,並且還不能全部抽出。比如去年東澗谷一戰。王巨手中兵力十分不足,騎兵數量很少,但就是在那種情況下,仍冒著危險,只抽出六七營官兵應戰。原因很簡單。荔原堡、平戎鎮必須分兵看守,以防有失。那僅是華池一縣,面積狹小,放大到整個環慶路,因為路途的關係,這個留守的比例還要更多。也就是說慶州能抽調的兵力。不過就是二十幾營。”

趙曙就蹙起了眉頭。

二十幾營,不過一萬幾千兵馬了。

他還不知道吃空餉呢,若真如文彥博所說,只能抽調二十幾營兵馬,實際兵力可能不足一萬人了。

“陛下。這個兵力懸差巨大,蔡挺即便有能力,還會有失。”

“文卿,環慶路似乎有許多強人壯馬,以及義勇吧?”

“陛下,那些強人義勇,只能說帶領著鄉民保衛家園,平時缺少訓練。或是訓練時間短,磨合期更短,短於配合。真正兩國交戰時,誰敢帶領著這些鄉兵作戰?若是能作戰,雞兒寨、東澗谷與雜裡寨三戰,王巨為何不抽調部分壯馬強人配合?所以老臣之見,國家正是艱難之時,最好與西夏交好。戒令前線將士勿得生事,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矛盾。”

前面的話韓琦很贊同。真打起來了,如果後方不支援。那麼慶州會很危險的,然而後面的話他不高興了,什麼與西夏交好,難道不交好嗎,前面官家一繼位,後面立即放開互市,重新給予歲賜,還要怎樣交好,難道將整個陝西割讓給西夏才算是交好?

不過這時候他也想清楚了,說道:“陛下,蔡挺能否勝任,其實還有一個好辦法,立即將蔡挺召回京城述職,將這些情況說清楚,再詢問他有無信心。”

又將皮球踢給蔡挺了。

趙曙想了想說道:“就依韓卿之言吧。”

…………

趙頊勾了勾手,兩個太監會意啊,立即走了過去。

“說。”

張太監道:“殿下,我來說吧。”

其實不對的,裡面許多東西的確需要保密,但為了未來主子的高興,管它需不需要保密。

張太監揀有關王巨的說,至於孫沔,多略去了,一是隻要說了大家都不高興,二孫沔與趙頊無關,至少眼下無關。

這一略,那就好聽了。

並且與趙曙不同,他心情不好,有的便沒有聽進去。趙頊卻聽了進去,問:“那個火藥如此厲害?”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