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公公仍沒有想到。不但他,就是王舉元來,恐怕也想不到。他一臉高興地說道:“蔡公,這一戰過後,蔡公之名將會響徹天下。”
“不敢當啊不敢當。沒有官家的聖德,沒有官家的信任,那有老臣這點微末之功。”蔡挺謙虛地說道,但他臉上笑意昂然,顯然自得到了極點,臭屁到了極點。
黃公公又問道:“蔡公,此戰除了蔡公外,那一人功勞最大?”
他不敢不尊敬蔡挺。可他不是趙曙的人,而是趙頊的人,蔡挺不是趙頊的人。王巨才是趙頊的人,這個利害關係得分清楚。若是蔡挺一口將這些功勞全部吃掉,他會很不滿的。
這一回蔡挺倒是真沒有太在意,再說他也沒有為難王巨,所以章楶未說,畢竟多說了也不大好。於是蔡挺並不清楚王巨與趙頊的關係。然而蔡挺不是孫沔,本來他就不想全完倨這個功。那麼這個功得歸誰的?大傢伙的,王巨的。三軍將士的,甚至趙曙的,於是他隨意說道:“此戰大夥兒都有功勞,不過功勞最大的乃是王巨,比老夫功勞還要大。”
“哦,不會吧。”黃公公裝傻疑問道。
蔡挺還是沒有太大意,繼續說:“是如此,不僅昨夜那一戰之功,今天大戰也是他勸說老夫發起的,包括諸多謀劃……”
說到這裡,他忽然忍了下來。
基本就夠了,不能再往王巨身上加功勞,這未必是幫助王巨,說不定還是害了王巨。
所以趙禎讓狄青上位,擔任樞密使,龐籍再三反對,非是害狄青,狄青能起來,一得感謝範雍,若無範雍賞識,他還是一個罪犯呢。二得感謝范仲淹,因為范仲淹的賞識,狄青這才漸漸走入大家視野,走入趙禎視野。三就是龐籍,論西北功勞,實際許多人表現也出色,如二張,如王凱,如周美,如王信,等等,這些人有的去世了,但有不少人仍活著,這些人中有的在西北立的功勞勝過了狄青,至少也能與狄青平起平座。正是因為龐籍的大力推薦,狄青去了南方,於是名垂史冊。
嚴格說,狄青某種意義算是龐籍的人。
但狄青不領情,偏偏不辭,大搖大擺地擔任了樞密使。然後歐陽修等人一起來了,活活氣得背疽發作而死。
現在蔡挺也產生了同樣的想法。
但他也不知道,說啊,繼續往下說,說得越多越好,即便有人紅眼又怎麼著?明年趙頊上位,那怕韓琦紅眼也不行哪。況且王巨可不是狄青,心思眼同樣很多。再說王巨是文臣,非是武將,更不會象狄青那樣,頂著那個刺字在朝堂上晃悠,那不是軍士的刺字,軍士刺字是在額角的,而是罪犯的刺字,正在額中。想一想,一個武將,一個罪犯,朝會上站在西邊大臣的第一位,高高在上,能不刺歐陽修文彥博等人眼睛嗎?
直到這時,蔡挺才考慮這個奏章如何寫法了。
黃公公哪能想這麼多呢,恐怕整個慶州除了王巨外,就連章楶都未必能想這麼多,只聽了一句話,就這麼一句話還沒說完,意猶未盡,又道:“蔡公,能否詳細說一說?若是官家詢問,咱家也好稟報官家。”
蔡挺不悅道:“黃內侍,究竟經過,老臣自當會稟報官家。”
主要他現在還沒有想清楚,況且他會給黃公公面子麼?
黃公公不敢再問了。
蔡挺走到城中,忽然傳出震天的歡呼:“大宋萬歲萬萬歲!”
城中除了軍士外,還有許多百姓,幾乎都是蕃子,蔡挺莫明其妙,什麼時候蕃子會有這麼高的覺悟?(未完待續)
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:()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