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歷史軍事>暗黑大宋百科> 第六十八章 悲催的馬政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六十八章 悲催的馬政 (2 / 3)

可是雜七雜八的人太多了,那時歐陽修正好從開封府尹調任群牧使,這個窟窿捅開,感到臉上無光,將功恕罪吧,於是也上書,唐之牧地,西起隴右金城平涼天水,外暨河曲之野,內則岐、幽、涇、寧,東接銀、夏,又東至於樓煩。今則沒入蕃界,淪於侵佃,不可復得。惟河東嵐、石之間,山荒甚多,汾河之側,草地亦廣,其間水草最宜牧養,此唐樓煩監地。跡此推之,則樓煩、元池、天池三監舊地,尚冀可得。臣往年出使,嘗行威勝以東及遼州、平定軍,其地率多閒曠。河東一路,水草甚佳,地勢高寒,必宜馬性。又京西唐、汝之間,荒地亦廣。請下河東、京西轉運司遣官審度,若可興置監牧,則河北諸監,尋可廢罷。

歐陽修這條建議還好一點,雖然用心不良,事後諸葛亮。

但另一個人就搞笑了,小宋宋祁。

他以前也擔任過群牧使,薛向將黑窟窿捅出來人,他臉上同樣無光,於是挖盡心思寫了一份奏章。

臣以前擔任過群牧使,就曾說過只要諸監買母馬五六萬匹,一歲就可得五六萬駒,不出五年,便能得駒二十五萬,就中破死損十分之二,還能得駒二十萬,再從中選出一半差馬做馱馬,還可得十萬戰馬。就可以與夷狄相馳逐了。

敢情這不是養馬,而是養老母豬,老母豬恐怕也沒這個繁殖能力……

然而連薛向的建議王巨都不大認同。

想了一會說道:“程公,以小子之意,薛公此舉也未必妥當。”
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
“哦。”

“程公,薛公還是養馬,但養馬的目標是做什麼?乃是建立一支強大的騎軍。為什麼養不好馬,乃是奸商謀利,與官吏勾結,售劣馬給朝廷。胥吏貪墨,剋扣貪墨養馬費用,導致馬養不好甚至死亡。又佔用大量良田。即便移到渭州,這些弊病仍不能更改。不如索性將這些馬直接交給軍隊。”

“朝廷會一直缺馬。”

“我朝失去靈州河套以及河湟,已註定缺馬。”王巨斷然道。

事實到了北宋末年,宋朝那怕佔領了河湟,都沒有真正組織起來一支強大的騎兵。正是馬政捨本求末了。

“歐陽公的建議也是如此,若是有心於河東牧馬,不如交給百姓飼養,以謀利性質飼養,朝廷就會節約一大批冗費,而且百姓謀利,就會想方設法去養出好馬。”

王巨真以為程勘為了配合歐陽修,置辦的買馬社,也就離開了。

看著王巨離去,程夫人說道:“官人,為什麼不將真相說出來。這個小哥機靈古怪,說不定還會想出更好的辦法。”

“他懂什麼?”程勘道。

“然而他說了兩條卻讓官人深思。”

程勘嘴張了張,終是無言以對。

這個買馬社乃是程勘大計劃中的一部分。

西夏面積也不算小,可物產貧瘠,多是沙漠與戈壁灘,因此許多物資如布匹、茶葉、銅鐵甚至糧食,必須抑仗宋朝。一旦中斷,馬上就會引起危機,例如慶曆宋夏戰爭,在宋朝不值一貫錢的粗絹到了西夏那邊居然暴漲到八貫多錢。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