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歷史軍事>暗黑大宋TXT免費下載> 第四二五章 侵利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四二五章 侵利 (2 / 3)

這個奏章未必出自條例司,王巨離開條例司,呂惠卿也不得不離開條例司,王安石便用太常博士、秘閣校理李常,前許州司理參軍、國子監直講王汝翼為檢詳文字官。殿中丞、知免句縣張復禮,前明州司法參軍李取之為相度利害官。

不過李王二人對王安石變法十分排斥,至於兩個相度利害官張復禮與李取之,都是小人物,權利更小,是不會說出這樣的話。

因此多半乃是出自薛向之手,然後王安石假借條例司之名,上奏朝廷。

這個東南六路便是指兩浙路,淮南路,江南東西兩路,荊湖南北兩路,不過後來淮南路一分為二,兩浙路分了又合,合了又分。

奏上,趙頊下詔,東南利國之大,舶商亦居其一焉。昔錢、劉竊據浙、廣,內足自富,外足抗中國者,亦由籠海商得術也。卿宜創法講求,不惟歲獲厚利,兼使外藩輻輳中國,亦壯觀一事也。

詔發薛向與發運副使羅極提舉江淮、兩浙、荊湖、福建、廣南九路所有坑礦與市舶。

…………

“薛公這一回權利可謂不小。”張若水道。

王巨前世肯定不知道張若水,不過自神臂弓出來後,兩人打了好幾回交道。
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
經過交談,王巨得知了張若水一些情況,這個太監同樣也久歷軍旅,平王則,儂智高時他皆隨軍作為軍馬承受參戰過。並且還在慶州擔任過一番軍職。

所以張若水對王巨的態度又是敬畏,又是親近。

畢竟慶州那個環境很複雜,張若水更知道王巨所做所為的不易。

於是王巨提議,便讓張若水領手器甲貯藏這一塊了。

這道詔書頗為轟動。

它也是均輸法爭議的地方,有人說均輸法沒有成功,有人說均輸法一直在執行。實際就是指薛向提舉九路,經此詔過後,江南九路坑冶、茶礬、酒稅、錢監、造船、僱糴、輦運的權利一起集中到發運司之手。

然而與王安石本意相違背。王安石本義是想插手京城商貿的,卻沒有成功。

但薛向做得不錯,先前漕運上下勾結。託以貨船遇風沉沒,中飽私囊。查又不好查。於是薛向將財政大權集中後,募客船與官船分運,相互檢察,也就是王巨那個養馬法,一部分讓百姓養,一部分讓牧監養,相互比較,逼得官吏不敢過份貪墨。

薛向的理財。王韶的開邊,正是變法最成功的地方,然而……這也是王巨對王安石最無語的地方。

實際王安石說的節流與開源,王巨的不算,那是大手指,薛向所做的,才是真正的開源兼節流。

但王巨想想不久後,他有些闇然失笑,看來薛向對官府也不大信任啊。

那麼王安石執行市易法,兩人能不發生衝突麼?

不過也說明趙頊現在還是竭力對王安石支援的。或者說他對變法本身支援。不然也不可能讓出這麼多內藏庫原本有的權利與收入。

可這意味著王安石也要面臨更大的掣肘,並且馬上第一波掣肘就伴隨著山呼海嘯一般的反對來了……

“這很正常,薛向雖手握了許多財權。終不及三司之財權。以薛公之能,即便擔任三司使也足矣。”

“他終只是恩蔭出身。”

“張都知,若此,我為何推薦你,難道是因為你在慶州一段履歷嗎?”正是因為王巨的推薦,張若水成了軍器監副使兼軍器庫使,也就是從一開始整頓,軍器監實際是一分為二的存在。張若水成了軍器軍頭號人物兼軍器監的二號人物。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