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歷史軍事>暗黑大宋TXT免費下載> 第604章 幾振(下)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604章 幾振(下) (2 / 3)

因此迅速帶著大軍滾滾南下

訊息傳到京城,趙頊有些傻眼,朕讓你帶兵前去,是震懾,不是真打的,歷史多次證明,打不管用,只要宋軍撤了,當地蠻人立即變本加利地報復。

王安石只好說,章惇還是可信的,但一定要穩住,戒惇勿要輕舉妄動。

但他們都低估了章惇,章惇的攻勢反而變得更猛。

轉運副使蔡燁擔心了,上書朝廷,不能打,請將章惇立即調走,由臣來接手,則臣慢慢處理。和平統一吧。

如果真能和平統一,這麼多年早就和平統一了。

不過趙頊確實很擔心又象以前那樣,師老無功,因此同意了蔡燁的意見。然而王安石卻是堅決不同意。

但章惇不管朝堂上是什麼動向,繼續用兵。這一回朝廷來真格的了,而且戰鬥力驚人,為宋軍所逼,當地最大的蘇氏來降。這是一個很好的訊號,章惇打破了宋朝以往治梅山的紀錄,非是打一下就撤軍回去,而是正式開梅山。

小主,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面更精彩!

所謂開,一要設治置縣建城,官府正式管理。二是籍戶,梅山蠻族一萬四千八百戶、二十六萬畝山田全部籍入戶冊田冊。三要徵稅,但考慮到新附,為示優待,一年兩稅只徵一稅,比內地百姓減半。四是駐兵。

做完了這些,章惇想想還不夠,於是在當地開設學堂,傳授蠻人漢家的詩書經義禮儀。以前宋朝封鎖這片地區,不準商貿往來,也不準工匠與銅鐵流入這片地區。現在統統解除了封鎖。而且章惇主動替他們調爭民族矛盾,於是諸蠻徭爭闢道路,以待得其地。

因此有些磚家哀嘆。“後來梅山蠻發現對他們不利,即官方侵逼洞穴。至生疑懼,久而久之,梅山蠻大部與遷徙過來的漢人同化了,小部因為種種變故,遷出了梅山。”

傻逼磚家!

難道漢化不好嗎?

看看人家小倭國,為什麼團結,難道他們當真是單一種族?正是因為民族融合得好,最終無數外來人種。各島人種,全部融合,全國除了極少數阿伊努族又稱蝦夷族)人以外,只有一個大和民族,所以這個國家才如此的團結。難道倭國這樣做不好嗎?

磚家也許是精英、公知,但也說明了章惇之作用。

正是章惇這次開梅山,為長沙周邊地區的安定打下了一個牢固的基礎,最終成了四大米市之一。

梅山蠻,這個頭痛的老大難問題,一下子徹底解決了。

這是好事。趙頊還能說什麼呢。

梅山解決,章惇盯上了南北江。南江蠻向永晤、舒光銀兩部挺不住,率先向章惇投降。但也有人不服。田元猛跳出來帶頭反抗,結果讓章惇派出大軍,一二三剿滅。不過北江那邊更復雜,章惇先停下來,將梅山與南江消化。

這是荊湖路帶來的捷報。

然後再轉到巴蜀瀘州地區。

據傳當年趙匡胤用玉斧,不是兵器的那個斧,而是鎮紙的一種器皿,在地圖上往大渡河一劃,說。從這往西朕不要了。

這個說法王巨同樣很懷疑,因為當時實際情況是王全彬與他的部下暴行。引起巴蜀百姓的激烈反抗,滅蜀國只用了六十幾天。但鎮壓了這次反抗卻花了近一年時間。

況且還有南唐,南漢與河東,因此從戰略上再往南往西經營,那是很不划算的。

但趙匡胤確實對西南不大感興趣,為何呢,難治,而出產有限,有出產也不易運出來,即便能治理,朝廷不能獲利,治理後要駐軍,要發放官員的薪酬,等於變相地剝削中原百姓的利益,而用於這些落後地區。

也許這個想法是不錯的,關健你不要這些地區,這些地區的蠻人會主動地找上門……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