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歷史軍事>暗黑大宋TXT免費下載> 第724章 孤臣?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724章 孤臣? (2 / 3)

如果銀行出來,又沒有胡來,保持著良好的信譽,讓百姓產生放在銀行裡比放在家裡保險的想法,同時又會向百姓支付一些利息,那麼這些錢就進入銀行司,再利用放貸手段,所有銅幣也就重新流通起來。

那麼這些存款與陸續增設的新交,一年就可能替朝廷帶來一千多萬貫以上的直接收益。

還不止。

現在宋朝的貨幣交易量最大的不是銅幣,而是布帛!

然而許多交易本身就是布帛,用銅幣交易的很少很少,至於金銀本身就不足了,誰用來交易?所以往往只好以貨易貨。想一想大規模交易,以貨易貨,多麻煩哪?

於是才出現了交子鹽鈔茶引。

然而沒有多少大臣真正懂經濟,這三樣雖然方便,可信譽一直不足,不僅兌換麻煩,往往朝廷無法支付時,粗暴地用新鈔新引衝替舊鈔舊引,還繼續用紙換紙!

不過目前還不錯,朝廷雖然發放了許多交子,數量卻一直在控制著。然而往後去,整個紙幣就開始氾濫成災了。然後整個信譽崩潰……

因此王巨一直在強調金銀為本金,交子的數量不能超過本金的兩倍,那怕用了那種新交。
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
那麼如果能成功,大規模交易就會變得極其方便,比如從杭州帶一批竹紙去陝西,原來很麻煩,還要帶大量貨物回去,現在好了,帶一張存摺,錢就賺到手了,朝廷也得到了兩地兌換的手續費。

並且貿易也會繁榮起來,那麼朝廷又可以增加了商稅收益。

最後便是對經濟的直接刺激作用。

簡單的兩個例子,因為缺乏資金,高利貸又太黑心,許多商賈拼船去海外交易,就是這樣,許多船隻貨物也不敢載滿。然而低息的銀行貸款出現,就不會產生這個情況。

再如,現在的宋朝房屋多是茅簷低小。溪上青青草,也就是茅屋。只有少數人家是青磚褐瓦房或者木樓房。

但磚瓦技術已經成熟,況且煤炭產量也在激增。

如果有銀行,各地官府就可以向商人發放貸款,刺激各個磚窯產生。至少情況稍好一點的四等戶能蓋起磚瓦房的。不過這有點麻煩,因為朝廷是計等徵稅的,如何計等,耕地屋舍等財產,因此百姓不敢養牛。牛就是財富。那麼房屋更是財富。不過想要刺激也不困難,只要發放一道詔令,普通磚瓦房不計入等戶財產收入就可以了。只要給朝廷帶來更多收入,相信這道詔令會容易透過的。

那麼會拉動多少經濟,朝廷又可以得到多少商稅?

這兩樣若是能結合起來,何止是兩千萬貫收入!

直到這時,王巨才將他的想法一一說出來。

這才是不斂民而國用自寬的好措施。

“金銀是關健哪。”

“陛下,金銀是關健,然而完善的制度與人才也是關健。若不然,即便推出銀行司。朝廷也未必有多少收益。”

即便是後世的銀行,還產生大量貪腐挪用呢。

“還有,其實銀行司的直接收入未必有太高。一般各個行業收益想超過兩分以上,真的很少很少。當然,如果活不下去了,救急時,借少量貸也是一條出路。因此臣對青苗貸的看法是中立的,不好的一面是利息太高,半年二分,甚至一年四分,以斂財為主。強行攤派,好的一面。確實有時候一些百姓正是因為它,而救了急。最少比那些豪強們六分以上外加利滾利要好得多。”

“不過這種利息想發放給各個商賈作坊主。那是不可能了。這也是我在慶州成功,朝廷失敗的原因,一個是一分利,一個是兩分三分利,前者有人貸之,後者有誰貸之?不過以前的一些措施,多少打下了基礎,郵驛司與飛錢司出現,讓許多官吏熟悉錢帛的流通調轉,臣在慶州的做法,也為以後官吏如何存貸做了一個很好的借鑑。”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