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一起嘆惜。
又有說道,是啊。主將是如此的關健,朝廷派了郭公南下,結果死傷過半。朝廷派少保南下,幾乎未動用朝廷什麼力量,就拿下了兩國,降服了一國。
又有人說,不是少保碰大長公主,就是碰了,本來人家做得很好。偷偷去了南方生下孩子,然後故意抱在門口收養。此事也就過去了。再說。仁宗對百姓多關愛哪,他最心痛的就是大長公主殿下。難道你們願意大長公主殿下一生一個人落落寡歡嗎?
是啊,是啊。但這麼隱蔽,是怎麼知道的?
一時間,京城議論聲更多。
並且從京城開始,向全國蔓延。
而且最讓孫固等人氣惱的是,邊境斥候打探出一條情報,無論遼國,還是西夏,聞聽宋朝自毀城牆後,兩國君臣皆歡呼雀躍,就差一點舉行大典慶賀了。
有囂張的人譏笑宋朝君臣,如果王巨有反意,或者真的桀驁不馴,不聽從皇帝指揮,逼走就逼走吧。但為了一個寡婦公主就將這等人才逼走,豈不是一群傻鱉?
這條訊息傳到朝堂上,趙頊不由陰冷起臉,難道朕做錯了嗎?
其實他錯的不是當時沒有阻攔王巨,誰讓宋朝禮法多呢。而是錯在不該搞什麼異論相攪。
一條條不好的訊息繼續傳來。
李憲寫了一道奏章,反映了軍中一些將士的想法。
這一敗使許多將士自己在反思,再加上全國上下烏七八糟的傳言,因此越想越邪乎,特別是一種謠傳,幾乎得到軍中所有將士的認可。
那就是宋朝防武將防武功就象防賊一般。
因此做為三軍將士,得做到最重要的一條,不能輸,可以平可以小勝,但也不能大勝。為什麼不能輸,這是宋朝最古怪的一幕,明明戰鬥力比漢唐差遠了,卻輸不起,只要一敗,各種輿論與彈劾一起來了。但為什麼又不能大勝呢?大勝了,士大夫就立即看不慣了,種種打壓也就來了。那怕進士出身的張亢、王韶與王巨。
所以這個仗沒辦法打下去了。
這道謠傳在軍中普遍的流傳,對士氣影響有多大?
趙頊能說不是嗎,王韶與王巨可是他手底下大臣,如今呢?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他被逼得沒有辦法,喊來孫固。孫固不傻,關健是王巨跑到海外去了,他與文彥博等人有再多的力量,也影響不到海外。於是說,陛下,將老臣外放吧。
趙頊默然半晌,如果原來貶放到外地也就算了,但發生了這麼多事,外放也不能平民怨了。他半天后才說:“孫卿,你年數也高了。”
孫固懂了,趙頊再說出來,那就不好了。
於是他自己兒請求致仕。
就在孫固回鄭州養老的那天,京城無數人家點起鞭炮,放個不停。
這個鞭炮聲也將高滔滔炸醒了,問趙頊發生了什麼事。趙頊一五一十將情況說了出來。高滔滔愣了半晌道:“這樣也好,至少王巨在軍事上遠勝過高
遵裕。他回到西府後,你戒令大家勿要再議論奴兒了。”
她想得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