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就這樣吧,但還有一個人選呢?”
“子安。提及种師道,老夫倒是想起另外一個人,呂大忠如何?”
呂大忠也算是張載小半個學生,雖然也未去過南方,但久在邊陲任職,政務與愛民上也沒有多大問題。
但呂大忠懂軍事嗎?王巨表示懷疑。
然而怎麼辦呢?沒有其他好的人選,只能選擇這兩人了,因此以种師道為雲南西路安撫經略使兼知大理府,以呂大忠為雲南東路經略使兼知昆明府,不過預防萬一,王巨又下詔令,以苗履與姚雄為兩路馬步軍總管,這兩人皆隨王巨參加過平滅交趾與大理之戰的,對那邊的情況無比的熟悉。
這種小心不僅是王巨,其他人也同樣的小心,畢竟大夥都被巴蜀幾次大起義弄怕了,因此即便沒有王巨,大家對這幾個新近收附的地區選官都十分地注意。
只是王巨還注意到軍事方面,但沒有想到它居然真的發揮了重要的作用。
負責廣南西路的乃是苗時中,如果說略有軍事才能,此人就是。
郭逵兵駐富良江,久不進,苗時中那時是廣南西路轉運副使,也隨軍南下,當然,他沒有發言權,不過說了一句:“王師指郭逵)無進討意,賊必從間道來,乘我不備,翼萬一之勝,勢窮然後降耳。”
果然郭逵撤軍後,交趾派了一支軍隊從上流尾隨而來,陶弼殿後,因得苗時中提醒,三軍戒備,交趾這支軍隊小挫而逃回。不過王巨南下時,苗時中已經調遷為梓州路轉運使,乞弟背叛,朝廷派韓存寶討伐。韓存寶興師動眾而去,然而畏懼不行,苗時中也在軍中,便說,師老矣,將士暴露,非計之善者。
要麼就打,要麼就將三軍撤回來,在前線逗留著幹嘛?
韓存寶不聽,最後整成了一個笑話,趙頊大怒,將韓存寶斬殺。
那時王巨已經進京了,不過王巨沒有反對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!
可以善待武將,但武將怕死,還用得著善待嗎?
不過又引出一段故事,話說蘇東坡老家有一個俠客叫巢谷的,自幼就喜歡武藝,與韓存寶交好,這次也隨韓存寶南下征討乞弟,韓存乞懦弱不前,朝廷派中使來處理,韓存寶大約從哪兒聽到了風聲,便對巢谷說,我是涇原的一個武夫,死沒有什麼可惜的,只是妻子難免就會挨餓受凍,現在我口袋裡有數百兩銀子,拜託你帶給他們。
巢谷也就答應了,沒有想到這次處罰名單中也有他一份子,於是巢谷偷偷來到韓存寶的家,將銀子交給韓存寶的家人,隨後逃到江淮躲避朝廷的抓捕了。
在史上小蘇貶到了循州。大蘇貶到了海南昌化,巢谷刻意跑到循州看望小蘇,然後要去海南看望大蘇。小蘇勸說,巢谷不聽。結果船到了新會,他的錢包被蠻人小偷偷走了,這個小偷在新州被抓住,巢谷也不簡單,居然隨著這個小偷一路追到了新州,但那時巢谷老了,七十三歲,這一路奔波。便病死了。因此小蘇感慨之下,寫了一篇《巢谷傳》。
不過因為這個巢谷傳,倒是讓王巨注意到了,因此利用中書之職權,赦免了巢谷之罪。然後懂的,長公主私通案發作……
韓存寶斬殺,朝廷用林廣替代之,乞弟詐降,然後逃走,將士相顧失色。咱們不是韓存寶啊,朝廷別斬了我們。
所以有時候殺殺人,也未必是壞事。
林廣只好說。既失賊,我們就立即追趕。
苗時中說,天子以十萬眾相付,豈以一死為勇耶,今入異境,變且不測。
不能這樣盲目的追趕啊。
林廣悟,最後急止追者,整軍以進,章楶又派援軍到來。兩路夾擊,大破乞弟。然後又殺掉許多隨乞弟叛亂的豪強。學習王巨分田宅,改土歸流。將東到習水河,南到赤水河這一片廣大地區正式納入宋朝版圖,當然,也進一步保障了烏蒙道的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