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歷史軍事>暗黑大宋TXT免費下載> 第853章 囚籠(上)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853章 囚籠(上) (2 / 3)

之所以在這裡建設了軍砦,正是不讓遼軍順利得到水源。

遼國這次發動的兵力數量可不少,十幾萬兵馬,但也不完全是戰士,還包括從僕與民夫。想一想,這麼多兵馬從河清軍兜到七里坪,中間還有一片大沙漠,天氣又是正熱的時刻,什麼水也喝光了。而且現在自夏州到宥州,都被宋軍嚴重催毀,西夏人自己都沒得吃了,也不可能供應遼軍糧草,所以遼軍還要自備大量糧草過來。這樣行軍速度就變得更慢……

小主,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面更精彩!

人困馬乏的遼軍到達,看到宋軍扼守了水源,一個個眼紅了,三軍拼命之下,宋軍不敵而逃。

遼軍再度兵臨夏州城下。

有兩個有利的地方,城中的西夏百姓是支援遼國的,同時夏州城牆殘缺不堪。

然而問題是城中百姓即便支援遼軍,他們敢拿起武器與遼軍來一個裡應外合麼?況且阻卜人更窮,在與宋朝交接前,早將城中洗掠一空,就包括百姓家中的鐵器,大草原上真缺鐵啊。

現在許多貧困百姓還指望著宋朝救濟呢。

而城牆雖然殘缺不堪,終是城牆,遼軍兵渡黃河,宋軍就開始緊急修葺城牆了,真來不及的地方也築上柵欄,攻防戰開始。

但時間就有了。

斡特剌也在搶這個時間,甚至以為城中宋軍反抗才是正常的,如果不反抗,讓遼軍輕鬆的奪下夏州城才是不正常的。

於是他又分兵前去洪州城與宥州城,將兩城接受,得防止宋軍搶在他前面將這兩城拿下,那樣的話就不能及時對宋朝邊境構成威脅了。

兩方都認為贏來了時間,宋軍贏來時間是為了能順利安排兵力與物資,遼軍贏來時間,是搶在宋軍未反應過來之前,先行佔據三州之地……

而且斡特剌以為他手中的兵力足夠多。

確實不少,幾乎與蕭燕燕南下那次兵力相彷彿了。

但是如果關注北宋這段時間戰爭史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,那就是三國戰爭用兵規模越來越大。

先是北宋,宋太宗兩次北伐,一次比一次規模大,第二次北伐動用的軍民達到了三十萬人,然後慘敗而回。隨後宋朝用兵兵力越來越少,特別是宋仁宗之時,即便定川砦慘敗,也不過數萬兵馬。到了趙頊朝開始升頭了,郭逵南下動用了三十萬軍民,無論怎麼解釋,這一戰郭逵確實出現嚴重失誤。再到五路伐夏,兵力達到五十萬!

遼國自從澶淵之盟後,沒有與宋朝交手,但伐高麗,以及後來的平女真,好幾次兵力多的驚人,五十萬,七十萬!

造成這個結果是因為宋遼立國時久,人口增加,因此能得到充足的兵源。

就象宋初,只有三百萬戶百姓,因此國家只有三十萬兵力,十來萬廂兵,十來萬禁兵,若是象現在這樣,各色兵種與後方的民夫達到一百多萬人,不提養不活了,百姓也無法農耕生產了。

但有一個國家很奇怪,那就是西夏,李元昊那麼緊張,先是吐蕃,後是宋朝,再後是遼國,每次動兵不過十萬人,然而到了後來,動不動十萬是起步,弄不好時不時來一個三十萬!在史上西夏居然堅持了那麼長時間,也是一個奇蹟。

所以十幾萬兵力,現在真的不稀奇。

並且遼國這次十幾萬軍兵與蕭燕燕那次性質是兩樣的,蕭燕燕那次也有許多半民兵形式的兵力,但這些半民兵本身也有一定的戰鬥力,水份不大,可是斡特剌這次隨軍而行的民夫卻是真正的百姓,還不及王巨手中前線上的那些民夫成色高呢。

這倒是無關緊要,其實這幾乎也是遼國最大的能力,兵力再多,又是遠至河套,遼國財政真的會吃不消了。

最最關健的是,遼軍出兵太晚了。

如果早上一兩個月,這麼多遼國兵士西上而來,宋朝是不敢那麼輕易的分兵,也激起了夏軍更強的反抗信心,那麼宋軍每挺進一步都會十分困難,而且會隨時讓兩國聯軍鑽上漏洞,導致宋軍無功而返。

斡特剌還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,或者是無心犯下的這個致命錯誤。

王巨先後讓种師道與劉昌祚的兵馬返回陝西路,又調動了中右路一些騎兵,潛向慶州延州,不過這三路兵馬依然從靈武大道折回去的。

但開始不是王巨有意這麼做的,而是地形所迫,自西夏靜州河對岸,順著古長城,也有一條道路,並且是近道,直達鹽州。

然而這條道路嚴重缺少水源,有河,名叫苦水河,又叫苦水河,蒙古人佔領這裡時,改名為都斯圖河,意思是似油的河,河水似油……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