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羅馬不是一天築成的。
因此未來科舉幾大項當中,他眼下基礎最好的乃是策論,其次可能是帖經墨義,最差的便是詩賦。
張載又指正了許久,又說:“這樣吧,以後你每天寫一篇賦,兩首詩。”
王巨皺眉苦臉。
“科舉詩賦乃是關健,特別是殿試。難道你想學老夫一樣,到年近四十才考中嘛?”
“不也很好嗎。”
“對於我來說很好,可你心性浮躁,意欲富貴,中得晚了,磨勘數年,你還剩下多少時光?我打算讓你下屆就去參加科舉。”
這也很重要,若是下屆王巨就高中的話,那麼還不到二十歲,磨一磨,二十幾歲便可以漸漸上位了。這個就象寇準一樣,若不是他中得早,如何在三十來歲,便做到樞密副使的高位?
“恩師說得對。”
張載開始布題,一下子布了幾十道題目,涉及到各個方面,經義,時務,讓王巨拿著這些題目以後去做詩賦。然後吃飯,吃完飯四人回家。
“大哥,我們真的要上私塾嗎?”二妞問。
宋朝女子有女子教育,甚至都超過了王巨的意料。但多教一些女德,因此二妞上不上私塾,王巨不是那麼太在意。但三弟必須要上私塾了,自己時間也越來越緊。
其實不用張載教誨王巨也知道,有了好老師還不行,最好先將舉子拿下。有了舉子,才有了省試的資格。那怕一考不中,可以二考三考,但手中必須得有這個資格。
所以抽不出來多少時間教三弟。
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先讓三弟進私塾學習幾年,再想辦法進縣學或州學,自己再於一邊略加指導,說不定三弟同樣會出人頭地。即便不中進士,最少得將舉子拿下,這等於有了半個功名,以後才會有出路,生在這時代,怎麼辦呢?
但三弟一上私塾,二妹一人呆在家中嗎?
因此王巨點點頭。
二妞一路抗議,王巨忽然抬起頭說道:“東翁,二哥,你們怎麼來了?”
因為細鹽,朱清去年也來了好幾次。不過這是大過年的,從延州到雲巖足足有兩百里路,王巨有些不解。
“不提了,家裡來了一個莫明其妙的舅母,”李萬元鬱悶地說。
舅母來就來吧,然而這個舅母真當自己是舅母了,看到李萬元與幾個狐朋狗友耍鬧,便老氣橫秋的教訓。李萬元已經得知了真相,一個知縣就了不起啊,俺不求你,知縣知州又如何?論後臺,玉鹽契股裡後臺遠超過你家的也不是沒有。於是頂撞了幾句。
終歸是年青氣盛。
李員外呵斥,李元萬一怒之下,便隨朱歡一道到準妹夫這裡避幾天。
“坐,”王巨啼笑皆非,讓他們二人坐下,又讓全二長子沏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