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然司馬光關注這件事不是壞事,不過他本心乃是厭兵厭戰,這比韓琦的作為更惡劣。
…………
“王巨,今天我們一道去繁臺踏春吧。”趙頊說道。
北宋末年有人編寫開封八景,艮嶽行雲、夷山夕照、金梁曉月、資聖薰風、百崗冬雪、大河春浪、吹臺秋雨、開寶晨鐘。現在艮嶽還沒有造出來,其他景觀有了。
至於開封八景的說法同樣未出來。
北宋末年版八景不包括繁臺,但它同樣是開封一處有名的景點,就在開封東南禹王臺邊上,後周時還在這裡修建了一棟大寺,天清寺。
每當繁臺春天到來,桃李爭春,楊柳依依,晴雲碧樹,殿宇崢嶸,許多京城的百姓便擔著酒食,來此飲酒賦詩,看舞聽戲,或者賞花觀草,燒香拜佛。
因此有了繁臺的名字。
“不過那是出了城……”王巨看了看趙頊,又看了看趙念奴。
雖然他讀書開元禮,但這些細節不懂啊。
“無妨,我帶了好幾名侍衛。”
王巨還是擔心,在城裡溜達一下可以,出了城終是兩樣的,特別馬上官場風氣就變得惡劣了,你咬過來,我咬過去,不過看著趙念奴眼中期盼的神情,終是點了點頭。
王儲與王娩倒是很高興,這些天幾乎將城裡一起看完了,正好出去轉一轉。
上了馬車,不是很遠,出了城,只有幾里地便到了。
未到清明,不過這裡已經有了許多遊客,還包括幾名等候東華門唱榜的舉子。
一行人到處轉著,景色不錯,至少比王家寨哪成片成片的光山禿嶺強多了,並且還有許多藝人在表演節目,不時傳來人群的喝彩聲。
趙頊走到一邊,悄聲說道:“王巨,本王聽聞司馬光又召見你了?”
“恩,”王巨無奈地搖了搖頭。
“司馬光與韓公在政事堂辨了起來,韓公一怒之下,責怪司馬光乃是沽名釣譽之輩。”趙頊說完後呵呵樂了。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!
可能因為趙念奴的事,也可能是因為司馬光太過保守,反正趙頊不是很喜歡,那怕司馬光在洛陽住樹屋。
“何來此言?”
“這是一個秘密,”趙頊鬼鬼祟祟地說道。
沒藏訛龐侵耕屈野河時,龐籍為河東路經略安撫使,司馬光為幷州通判,也就是河東路的二把手。面對沒藏訛龐的侵耕,龐籍曾革令,斂兵河東毋與戰,又派司馬光前往府麟路巡察。
司馬光一路查到豐州,看著戰場的斷垣殘壁,以及草叢裡的屍骸,然後又眺望著屈野河西岸,這裡是府麟路最好的沃土,水草豐美,也適宜種植,因此寫下一首詩:春盡蕪城天一涯,白榆生莢柳生花。滿川戰骨知誰罪,深屬來人戒覆車。
麟州知州武勘與內侍黃道元就看出司馬光之意了,便勸說司馬光,乘敵去,出其不意,可增二堡,以據其地。
武將郭恩以為不可。
黃道元再三相激,加上司馬光也同意了黃道元的意見,郭恩只好領兵出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