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歷史軍事>暗黑大宋的四個主角分別是誰> 第三一七章 坐臥者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三一七章 坐臥者 (2 / 4)

這就是火候,當時說了一說,不會得罪韓琦。現在說了一說,以後小皇帝翻舊賬,也不會追究自己責任。

現在司馬光羽翼漸豐,韓琦也不想弄得司馬光最後與他也反目成仇,因此給了司馬光面子,沒有再嚴懲王陶。並且投之以桃,報之以李,韓琦推薦司馬光擔任了御史中丞。至此,自三月初開始的倒韓大計,經過第二個閏三月,到四月初結束。開始趙頊勝了,最後卻是完敗!

但敗者也未必是真敗,勝者也未必是真勝。

韓琦只過了一段時間,馬上就發現自己尷尬的處境。

…………

初夏始至,宮庭裡的樹葉又再度稠密起來,陽光將這些葉影灑在宮中,光影斑雜。

趙頊氣憤地推開手中的書奏,低吼道:“祖宗家法,祖宗家法!”

有人說宋朝集皇權,這個說法乃是不對的,宋朝是分權,分去了所有人的權,中書有權,但受御史臺監督,同時相位不可久長,不易形成權臣。

不過若是中書首相有能力,他在的時候,實際的權利不小於皇帝。

比如各地書奏,先由中書批閱,疑難奏摺會交給皇帝,由皇帝再去政事堂大家商議處理,或者處理好的重大書奏,再經過皇帝稽核,但皇帝稽核的仍不算,必須經兩制官與中書重新稽核,才能成為詔書。

現在韓琦仍將書奏遞到宮中,但都是處理好的,趙頊敢變更嗎?

就在這時,他看到張方平的一個札子,感到興趣,立即派人將張方平召來。

這個札子就是講國家財政的。

慶曆時張方平曾主持過三司,比如景德收商稅僅是四百五十幾萬貫,慶曆時近兩千萬貫。景德酒課四百二十八萬貫,慶曆一千七百多萬貫。鹽課三百五十幾萬貫,慶曆時近八百萬貫。商稅後來掉下去了,只有八百幾十萬貫,酒課卻微抬了一點,一千兩百多萬貫,鹽也略抬了一點,八百多萬貫。不過後面的資料,張方平不在三司就不知道了。

小主,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面更精彩!

它們只是宋朝各種稅務收入的一部分,其他的也先後增加,這些錢到哪裡去了?

原因很簡單,各種冗,特別是冗兵。他在慶曆五年勘會禁兵之數,比景佑時增加了八百六十餘指揮。四十多萬人,就打算中等禁兵,一年歲約五十千。不是直接發錢。包括緡錢、糧食、布帛與一些補貼。如果外出輪戍成本還要更多,如果作戰。那就不用說了,各種消耗,以及獎勵撫卹。

後面的不計算,就是很正常的年光,僅是這個冗兵一年就得花費兩千多萬緡,是緡,非是貫,一緡是標準一千文錢。

也就是摺合成現在的三司數字。那是三千多萬。

張方平可能也聽到一些訊息吧,有一個黑窟窿,但也不用急,這些錢都是亂花掉的,只要一項項省回去,國家很快就能健康,比如將冗兵這兩千多萬解決出來,實際是三千多萬,三年就可以解決一億黑窟窿。當然,他也不知道國家黑窟窿那麼大。

現在王陶說了。張方平說了,只可惜有一個人沒有說,文彥博。

趙頊也沒有說。策略王巨寫了一條又一條,但韓琦在哪裡一卡,怎麼執行哪?

張方平被帶進來,趙頊說道:“張卿,這裡有一個札子,你看一看。”

實際這個札子分成兩部分,一部分是那個南方,趙頊將它裁開,所以前面第一行大字臣王巨上言。張方平沒看到。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