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歷史軍事>暗黑大宋的四個主角分別是誰> 第三一三章 後臺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三一三章 後臺 (2 / 3)

這個器械不僅是提木樁的作用,還有打木樁的作用,稍做改進,另一端改成一個巨錘,當然,與王巨設計的那個簡易水力衝壓機是不同的,那個更復雜,這個原理簡單,就是純用槓桿原理加上人力,將幾百斤的鐵錘緩慢拉起來,然後猛地鬆開繩索,雖然慢,但一下子要頂民夫夯上幾千下。

雖然是花了一些錢,不過提高了效率與施工速度,實際等於節約了錢帛。

因此不僅在這裡,整個工地需要木樁的地方很多,於是提前製造了一百多個這種十字杆。所以侯可不得不佩服王巨有巧思,如果沒有這些巧思,施工速度會更慢,難度說不定也會提高很多。

本小章還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!

將這些木樁提上來,再從石塘尖端打下去,一直延伸到岸邊,放下泥袋。

秋後第一段渠工合龍,挖開渠口,提走泥袋,涇水進入引入渠,水位拉平時,再根據水流情況,尋找一個水勢平緩的時間段,將木樁再提起來,渠首工程算是竣工了。

這段工程量不小,好在長度只需五六十步,衝擊力最強的大約會有四十步,稍稍放一放,餘下的換成了普通的魚鱗塘,再往前,又換成工本更便宜的籠石塘,一直到燧道,到蓄沙池。到了蓄沙池後,水勢平緩了。分成數股,甚至開挖了一渠,通達治水。於治水哪裡築一大堰,連淳化縣許多地區都得到灌溉。到這時候便可以用土堤為主了。

當然。諸水交會之處,或者水勢湍急之處,還必須用石堤,甚至繼續用魚鱗塘。

侯可對於王巨沒有選擇上面的那處選址略有些遺憾,實就是這處選址,規模也不小了,王巨幾乎是往死裡修了。

王巨小心翼翼地帶著一部分人築渠首壩,卡嚓的訊息迅速傳到京城。

…………

“陛下。臣有本奏。”蔣之奇舉起牙笏說道。

“奏來,”趙頊目無表情地說。

蔣之奇心想,這樣下去真不妙啊,看來得想辦法與歐陽修洗清關係。

那個可以放在後面,眼下必須要說的。

他走出來道:“陛下彈刻陝西營田使王巨目無王法,無法無天,春天伊始,因為一點私罪,不交知州核定,不稟報朝廷。便將六名胥吏斬殺。臣再彈劾王巨無法無天,朝廷授之以營田使之名,一為水利。二為經營,之所以朝廷重新鄭白渠,無外乎增加關中糧食,同時安置保捷。故陛下勒令王巨不得售田謀利,然王巨於涇陽,每商賈捐十石粟,便授之一畝良田。此等目無法紀之徒,望陛下嚴懲不怠。”

說完,他用眼睛瞟著彭思永。

自己一個人說不管用的。老彭也要站出來。

那個授田還情有可願,但這個大春天的。不顧程式,斬殺六名胥吏肯定犯下大錯了。

幾名御史一哄而上。除非小皇帝學習宋英宗那樣滾肉刀。但宋英宗滾也是替他親生父親滾,難道會替一個小官滾嗎?

那麼就是小皇帝庇護,這個小王巨也完蛋了。

彭思永剛準備上前,就聽到趙頊問道:“蔣之奇,朕問你,如今鄭白渠上有多少人在施工?”

不對,彭思永心想。

趙頊執政也快有兩個月了,常朝,大朝,他都參加過的。

一般稱呼大臣,或公,或官職名,無論是私下場合,還是公開場合,從不稱呼大臣的名字,就不要說這種大朝會了。

他跨了一步,腳又挪了回來。

蔣之奇硬著頭皮答道:“近五萬人吧。”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