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文學樓>歷史軍事>暗黑大宋的四個主角分別是誰> 第四一四章 粗人
閱讀設定(推薦配合 快捷鍵[F11]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)

設定X

第四一四章 粗人 (3 / 3)

不過能引黃入濟,做得好的話,確實能保障二三百年無大憂,那也足夠了。只要宋朝二三百年不倒下,或偏居一隅,王巨再做一些引導,那還不知道對這時代會產生多大的衝擊。

“做為權宜之計,合二股為東流肯定勝過了合二股為北流,司馬公也論證過。然而既為權宜之計。也不能讓災害屢屢發生,臣去年看過河北一些災害地區。百姓貧苦之極,以至臣都遇到了三撥路匪。甚至有人在傳聞朝廷讓臣來治臣。於是百姓歡呼雀躍。他們不是因為臣而歡呼,而是以為朝廷終於想真正根治黃河了,這才歡呼的。但朝廷那有錢帛根治黃河哦?”

趙頊手按在龍椅上,微微發抖,這也是朝廷的恥辱!

“然後到堀堤洩水,臣就問程昉,為什麼到現在沒有堀,他說了種種難處,一是廟堂上有大臣擔心,這個擔心是必須的,雖說那個堤防不須象河堤高大堅固,不過終是小心為妙。萬一偷工減料,月堤倒下,大水衝擊而下,連京城也會漂泊一空。其二就是洩洪區內百姓的安置。大水一淹,漂之一空,百姓肯定不樂意。然而相關的官員也出現了失職,一是沒有進諫朝廷準備安置救援的物資,所以百姓不願意搬遷,甚至堀開大堤後,許多百姓號淘大哭,罵臣,罵朝廷。”

“朕已經讓相關部司撥下錢糧振濟了。”

“那就好,其二各官員沒有向百姓解釋清楚,今年堀堤,會有所損失,就是朝廷救助,也會有損失。但這是提前堀堤,他們能及時將家中貴重財貨轉移,也能保障家人安全。而非是象黃河突然決堤,那才是人間慘劇。然而到了明年,他們的瘦薄耕地就可能變成了沃野千里。所得比所失更大。但就是因為官員沒有解釋清楚,百姓產生了怨氣。但它也非是長久之策,想要殺住河水,必須要很廣面積的蓄洪區。然而只要洩洪後經過沉澱,土壤改良了,那時朝廷再堀堤殺水,百姓才會真拼命了。”

趙頊被說樂了。

“所以幾年之後,即便朝堂上大家都同意了,也找不到多少蓄洪區。那時沒有蓄洪區殺水,黃河仍然會出事。至於司馬公所說的加高堤防,再用河水衝沙,使東流之水變得深闊,臣還是不同意的,臣說過束水衝沙,非是真正能將黃河之沙沖走,只能說略保一個均勢即可,沖走的部分與積澱的部分能持平,那就謝天謝地了。但就是這樣,臣還提出了,加縷堤格堤束水。積沙主要在枯水時季,用縷堤與格堤束住河水,再於險竣河段置月堤防水防浪。然東流之水,束水之策呢?廣建縷堤格堤,朝廷是沒有那錢帛。不建,想要束住河水衝沙衝深,必須使河面狹隘。但那樣,到了汛期,河水不得洩,又會如何?因此臣以為司馬公之言,還是錯誤的策略。”

也就是司馬光說的那個辦法,同樣是行不通的。

唯一的辦法,就是先用權宜之策應付幾年,幾年後,必須引黃入濟,廣治河工。

其他的策略,都會缺堤,都會氾濫成災。

或者說,以後年年就為這黃河折騰了,更不要追查那一個人那一個人的責任,查也沒有用。

呂惠卿等王巨說完後道:“實際當時朝廷若真讓司馬光下去勘查,也許不會有今天故事,只可惜呂公著言,朝廷遣光相視董役,非所以襃崇近職,待遇儒臣也。於是朝廷沒有讓司馬光下去,從而貽誤河北五州軍百姓。”

什麼意思呢,也就是河工渠工乃是粗人做的活計,司馬光這樣的重臣儒臣,不應當主持河工。

這句話背景乃是王安石反對司馬光下去主持,司馬光不服氣,呂公著隱隱感到這個河工沒那麼簡單,就是司馬光下去主持,弄不好還會出事,於是說了一句,徹底打消了司馬光的念頭。這是一灘子渾水,司馬君實,你莫趟。司馬光馬上醒悟過來。

但呂惠卿在這裡將這筆舊賬翻出來,問題就來了,經濟不是儒臣乾的活,君子以言利為恥。

軍事更不能碰。

水利農業生產是粗人的話計,那麼國家養這些大臣們,倒底是做什麼的?難道只是為了修書考查禮儀嗎?

或者說王巨只是一個粗人?

呂惠卿說完,退回班列,心中想,王子安,你不是想與大小蘇交好嗎,這就是你的下場,不要看你修了鄭白渠,實際在這些人心中,你只是一個粗人!(未完待續)

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:()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

上一頁 目錄 +書籤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