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明公,可時間太急迫了。”
“你是指百姓來不及了。”
“是啊,大戰隨時一觸在發。”
“如果來不及,所有吃的穿的,當場燒燬。”
“那會引起百姓的慌亂。”竇舜卿說。
“竇將軍,這是必然,但我要的就是這效果。百姓不慌亂,西夏人如何能麻痺大意?戰爭,必然會給百姓帶來傷害。可失敗了,那麼傷害會更大。我這樣做,雖會給百姓帶來傷害,但也是將百姓的傷害降到最低。”
“不過這都是緣邊地區,九成百姓都是蕃人,他們未必會聽從朝廷號令。”又有一將說。
“派人勸慰,如果再不聽,只好由他們。”王巨道。
大敵當前,就是蕃人也怕死,不過環慶路有少數大的蕃族,平時桀驁不馴,比如環州越來越猖獗的慕容族,王巨能管得了嗎?管不了強行去管,難道腦子壞掉不成。
“其次這一線的後方,凡是屬於環慶兩州境內的所有郊外百姓,也要一律撤向後方。糧草衣料禽畜同樣處理,但這一批百姓時間可以長一點,然而也務必在五天內全部撤離。”
“慶州後方的郊外百姓也要撤離嗎?”又有一將問。
“撤。”王巨斬釘截鐵地說。
章楶的策略便是放,一旦三十萬敵軍放進來,整個環慶路不論在哪兒都不安全了。
他又說道:“同時,諸強人壯馬不願意戰者,也同意其撤離,願意作戰者,戰後賞絹兩匹,另外再加上一件棉襖,於戰時禦寒。如果非兵役者的百姓願意替國效勞參戰,與強人壯馬同樣待遇,在戰場上每擊殺或抓俘一名敵人者,賞絹十匹。”
然而除了曾集訓過的強人壯馬外,餘下百姓,王巨與華池縣時一樣的做法,主要還是用來守城,增加守城力度。
出了野外作戰時,不能指望這些人了,說不定還會亂了大軍的陣型。但這要等會兒交待了。
“諸位,立即出谷,將此項命令,向你們的親兵傳達。不過要記住,暫時不要說我來慶州了。”
到了指使以上的將領,皆有親兵的,只是為了保密,這些親兵沒有放進來。他們就在谷外。
近百人又重新來到谷外傳令。
餘下的是王巨從鄭白渠帶來的保捷軍各營指使。
下達命令後,各將又回到谷中。
不過有的人已經會意,這是完全的堅壁清野。一旦執行下去,西夏人就是湧入到了慶州境內,也會一無所獲。難道餘下的房宅能當衣服穿嗎,或者當飯吃嗎?
那麼只要戰久,供給就會讓西夏人頭痛了。
王巨看著眾人,又說道:“第二道命令就是置旅與旅將。”(未完待續)
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:()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