訛一罔玉帶著一萬大軍浩浩蕩蕩地殺向鳳川寨。
然而僅僅剛過正午,他就派人傳回話,說是剛剛有一萬多宋軍從龍蟠寨方向,抵達鳳川砦,問都哆臘訛怎麼辦?
反正訛一罔玉已經讓三軍停下。
這非是少量宋軍。而是一萬多宋軍,再加上原寨裡的強人壯馬。兵力更盛。這個冒然跑到鳳川砦下,與大軍脫節。說不定就成了宋軍的開胃菜。
實際這時還是一個機會。
劉昌祚剛剛率領大軍入寨,人困馬乏,騰好房屋後,地上鋪上乾草,拿起一些保暖的褥子,就一起倒頭睡下了。哪裡還能戰鬥哦。
但都哆臘訛不知道啊,大順城城下折了那麼多兵馬,昨天夜裡折的兵馬更多。儘管得到了安疆堡,然而宋軍兵力損失了多少?
這讓都哆臘訛更加膽寒,因此立即下令,讓論一罔玉撤兵回來,別看自己兵力多,如果再一一分散,弄不好就讓宋軍一口一口啃掉了,特別是象昨天晚上那樣,兩三口就啃得一乾二淨。所以得將兵力集中。
他這個做法,讓姚兕長鬆了一口氣。
只是他被困在了荔原堡,與外界失去了聯絡,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情況,但夏人這一撤,華池城的兵力就可以悄悄抽了出來。
各自在鬥著心思。
都哆臘訛根本也沒有想到早上派出的軍隊,會讓姚兕如此苦惱,他下完了撤軍命令後,坐在大帳裡苦思。
整個環慶路的兵力他不清楚有多少,但能做一個估計。宋朝號稱陝西駐兵三十萬,但那不可能的,宋朝整個官兵能多少。這個三十萬實際包括了緣邊強人在內的民兵。真實的官兵包括蕃兵與保捷在內,不過三百幾十營。又分成了五路。所以環慶路的官兵不過三四萬人。
這章沒有結束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然而現在前線投入的宋軍兵力似乎就有三四萬官兵了,不可能後方一點兵力都不留吧。
但是這一萬多宋軍從哪裡冒出來的?
從延州那是不可能了,就是延州那邊發出援兵,也不可能達到一萬多人,而且也不會去鳳川砦,而是去華池鎮。
那麼只有一個可能,從長安調過來的援兵,然而從長安過來的援兵會有那麼快麼?要知道,西夏大軍出現在大順城,才只幾天的事。
這時他更加隱隱地發現有問題存在。
當然,他也想過。派斥候去後方打探,但現在的問題是宋朝將慶州郊外百姓一起撤走了。
還飄蕩在郊外的人,要麼就是西夏的斥候。要麼就是宋朝的斥候。
因此自從西夏大軍一擁而來,看到野外有人在飄蕩。立即追殺。現在包括鳳川砦、華池城前的郊外,都沒有宋朝斥候出沒了。可是過了這一線,那又是宋朝斥候的天下。
只要自己派出斥候,那怕到了龍蟠鎮,都可能被宋朝斥候發現,擊斃,更不要說翻過子午山,去慶州的後方打探情報。
都哆臘訛一翻莫展。不過為了西夏軍隊再也不能出現失誤,他將自己的想法寫在信上,派人送到柔遠寨。
但信使剛剛離開,就接到梁乙埋的命令,讓他強攻荔原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