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過曾公亮與王巨交情不深,為什麼要推薦自己?
這正是趙頊那次問詢引起的。
王巨與曾公亮交情不深,不過也沒有什麼仇怨。況且在政治理念上,曾公亮與王巨差不多,不排斥變法,只是排斥王安石的這種變法。
當時曾公亮就想到了王巨。
防備契丹入侵,得有一個懂軍事的大臣。
置辦邊軍,訓練禁兵,得要有一個懂軍事的大臣。這是真懂,真懂的大臣並不多,不可能將老蔡再下放下去吧,王韶在西府還要監督著河湟。那麼除了王巨,還有誰?
實際他還真忘記了另一個人。
而且王巨在經濟與吏治上,同樣有一把刷子。如果讓王巨坐鎮鎮定府,什麼事情都解決了。
不過讓曾公亮擔心的是王巨性格很強硬,這是河北,不是陝西與福建,有多少權貴啦?就象程昉,明面上是文彥博出手給活活逼死了。實際不僅是文彥博,他主持水利,淹沒的耕地如何補償,新得的耕地想方設法侵佔,同意了,這個水利又成了權貴的玩物,不同意,就得罪了一大群權貴。程昉也在謙讓,但謙讓得不夠,由是得罪了一大群人。先是逼退回洛陽,經王巨推薦,又去了河北。然而這一回卻活活逼死了……
程昉如此,王巨下去還是如此,不要以為鎮定府,權貴豪強同樣不少,最有名的就是曹太太的曹家。
弄不好就會鬧出天大的風波,最後連自己晚節都不保了。
所以曾公亮在奏章上說得很含糊,任用將帥,但就沒有說那一個將帥了。
但這件事比較緊急。
因此用快信通知他在泉州老家的親人,由他們打聽王巨的動靜。
慶州的那不算,那場大捷之下,百姓全部感激之,所以容易治理。泉州的這邊才能算數,雖然不象河北有那麼多權貴,但也有不少豪強,而且福建路百姓本身就比較剽悍,看看王巨是怎麼治理的,百姓與豪強又是怎麼評價的。如果做得還是不錯,曾公亮就敢推薦了。
由這頭猛虎坐鎮河北,遼國就算不畏懼,前來入侵,也未必能討得了好,那麼什麼事兒也沒有了。
這事兒就傳了出去。
不是所有人不捨,但在座的人肯定都不捨。
然而這樣有本事的官員,怎麼可能放在泉州埋沒了?
溫姓老者說話時,便帶著一份恭喜,一份惆悵……
但他們也想錯了,王巨才不想離開泉州呢。
宴罷,大家散去。
瓊娘說道:“官人,這一回真的會離開泉州了。”
“為何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