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王卿!”
小主,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面更精彩!
“陛下勿怒,士大夫為大,陛下為二。”
趙頊與群臣瞠目結舌。
但王巨並不是在放雷,事實做為任何朝代的皇帝,在牽就時還得牽就,如果想欲所欲為,那麼王莽就是最好的例子,那怕他出發點是好的都不成。
不過聽在趙頊耳朵裡,他以為王巨這是在譏諷文彥博呢。
“陛下,黃河依臣之見,只好這樣了,不提這種困難,就說開支,恐非朝廷所能承擔得起的。或者強行役使百姓,只能會引起更大的騷擾。”
然後向西邊努了努嘴。
不是擔心軍事嗎。
將西夏解決掉,那麼宋朝就可以在河北投入更多的力量,包括物資錢帛,廣建壕溝城堡,以及更多的精兵猛將。
如果能做到這一點。國家未來不會象趙佶那麼腐敗的話,不要提金人南下,就是元蒙面對著這種強大的堡砦防禦戰術。最終也會慫了。
趙頊會意,便沒有再討論黃河。
王巨又說道:“方才訶黎三世所言。雖有些失禮,但也能看出他對我們大宋的忠心。國家得到交趾,等於是得到了一個大儲備糧倉,可是邊上有一個強大的真臘。有占城牽制,朝廷統治交趾就不會分去太多的精力。因此只要占城不背叛我們大宋,我們應當對其儘量的安撫。呂公,孫公,我這樣說。你們同意吧。”
不怕呂公著,就怕孫固,如果以他的身份,想搞什麼妖蛾子,王巨在朝堂還好一點,不在,那就慘了。
所以王巨藉著這個機會將話挑明瞭說。
“子安,你這是何意?難道某是不識大體之輩!”孫固惱道。
“那就好,那就好,陛下。正好新年開始,兩府三司群臣都在這裡,臣再進一言。禁止百姓隨意捕殺燕隼、燕類、大山雀、啄木鳥、喜鵲、烏鴉、蜻蜓、瓢蟲、螳螂、青蛙與水蛇。”
“這……”趙頊又目瞪口呆了。
王巨解釋道:“臣在南方時,曾有意託海客從海外帶著一些島嶼上的鳥糞,交給一些主戶使用。這些鳥糞的肥力勝過農家肥十倍。臣之所以這麼做,一是使海客們再拓生一條財源,二是它的推廣,能有效的提高莊稼產量,達到最終改善種子的用意。可是臣這項舉措失敗了。”
“為何?”趙頊與大夥還是第一次聽說。
“海船造價十分高昂,而且一年只能往返一次,一艘船還需要大量的水手船伕。另外每隔兩三年還要保養一次。因此運費成本很高。況且還要派人上島開採出來。所以無償給予那是不可能的。然而第二次這些海客不再無償給予,而是當成商貨出售。沒有一個人願意購買了。具體原因很簡單。雖然它們確實使莊稼產量增加了,可是現在的莊稼有著太多的不確定性。不但有天災人禍,還有各種害蟲,以及各種病症。”
各種病菌引起的植物瘟病那是沒辦法了。
至於害蟲同樣辦法不多。
不過這些益蟲益鳥如果能保護好了,給它們更廣泛的生存空間,也能減少害蟲的危害。
因此王巨提出對這幾類益蟲益鳥進行政策性的保護,禁止捕殺,禁止當成食物上餐桌。
也不要以為它是玩笑,在宋朝,就有許多人吃蛇吃鳥了,也包括青蛙,甚至許多百姓將青蛙捉來,餵鴨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