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無妨。雖然我朝敗得很慘,可是國家龐大,能拖得起。不求進攻,只求自保,還是能做到的。”
許將下去。
王巨對燕達說道:“什麼時間回京城的?”
“王公,在南方我率兵與蒲甘一戰後,因為哪裡天氣太熱,身體不適,戰後生了病,官家便下詔讓我回京。”
不管怎麼說,老燕也漸漸老了。
王巨心中嘆息一聲,又說:“雲南路其他地方還好吧?”
“基本平定了,但一些偏遠的高山地區,章公仍束手無策。”
“那也行了,至於那些偏遠山區,以後只好羈縻安撫了,國家的重心終是北方。北方若是能穩定下來,南方就不足為患。”
“實際只要能將西夏平滅,我朝局面就會立即改觀。”
“沒有那麼容易……不說這些了,燕將軍,我請你來,主要是想讓你做一件事。”
“王公,請指示。”
“你來看,”王巨拿出一張開封地區的地圖:“兩場慘敗,包括京城一些將士也慘死在西北,故此我下詔書,從保丁當中選強壯者,充當禁兵,我想讓你帶著他們訓練。此外,這裡有一片牧區。”
這片牧區在開封與鄭州交界處,面積足足有兩千多頃,不過有一部分被豪強侵佔。
王巨又說道:“我打算將這片牧區整理出來,進一步地擴大新兵數量,至於城中的禁兵,若是年過五十身體虛弱者,即便不虛弱,年過五十五非是將領者,一律讓他們退役。”
“這個主意不錯,城中的禁兵戰鬥力太差了。但王公,即便如此,僅是這片牧區,又能安置多少禁兵?”
即便增加五六千禁兵,放在宋夏戰場上,還是於事無補啊。
“我知道,然而若是於陝西擴軍,現在這種情況下,百姓恍若驚弓之鳥一般,誰願意去當兵哪?即便擴招到了,也多是一些好吃懶做,或者是地痞無賴之輩,還不如不擴。因此拖上一拖,看明年是什麼情況吧。但想伐夏,必須從現在就要準備。”
小主,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,後面更精彩!
王巨又拿出一張大地圖,乃是河東路北部地區的地圖,他指著石州嵐州等地,說道:“這一帶還有幾片牧場,雖然朝廷陸續正式將它們用來牧馬,可一直沒有利用好。因此我打算從這裡再抽出六千頃牧場,用來安置邊軍。”
“若那樣,朝廷就會嚴重缺少牧場。”
“燕將軍,如果幾年後,連我與章公合力,都拿不下西夏,你認為宋朝以後還有誰能拿下西夏?安心防禦吧。不要再做美夢了,那麼又何須大片的牧場?如果能拿下,有了西夏之地。朝廷又豈會缺少牧馬場所?而且一旦伐夏開始,府麟路尤其重要。一要配合陝西六路伐夏,二要防範遼軍南下。放在府麟路安置新邊軍,那是不可能了。但放在石嵐二州,卻沒有問題。並且河東多山地狹,百姓困苦,如果朝廷象鄭白渠那樣,每年提供十幾貫錢帛的薪酬,再分配給他們足夠的耕地。我相信還會受到許多丁壯歡迎的。那麼六千多頃耕地,至少就能擴招一萬五千名以上的邊軍,又是位於石嵐二州,北上就可以支援代州,跨過黃河,就可以支援府麟路。”
燕達小心地問:“朝廷財力能否跟上?”
不要以為只擴招兩萬禁兵,招了,就得給相關的器甲,如果置騎兵,還要替其準備戰馬。
但王巨回來後種種舉措。似乎已經花掉不少錢。
“這個問題不大的。”王巨道。
只要絹交能得到所有人認可,那麼今明兩年就可以發行一億來貫絹交,也等於變相地賺取了近三千萬貫利潤。不過現在的貫數量更大的,然而也有兩千多萬貫,足以能支付這些花銷了。
兩人正說著話,小黃門進來說:“太保,官家傳你去延和殿覲見。”
“好,”王巨扭過頭,對燕達說道:“就這樣吧,你看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,寫一個奏子給我。”